3月28日,在第十七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 2019)的分叉病变治疗策略解读专场,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薛亚军教授,就“冠脉分叉病变分类与术前评估”做了精彩报告。
分叉病变约占全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15%~20%,在即刻手术成功率及远期心脏事件方面,仍是最具有挑战的冠脉病变之一。
目前,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分型主要有六种,分别为:Sanborn分型、Lefevre分型、Safian分型、Duke分型、Medina分型和Movahed分型。
图1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分型
支架策略选择方面,单支架策略推荐选择Provisional术式;双支架经典术式有Crush技术、Culotte技术、T-Stenting技术和V-Stenting技术;双支架的改良技术有Inverted Crush技术、DK Crush(Double Kissing Crush)技术、Mini-Crush技术、TAP(T stenting and small protrusion)技术和Step V-Stenting技术。
欧洲分叉病变俱乐部(EBC)对于绝大多数分叉病变推荐的策略为:主支支架植入+近端优化技术,必要时分支支架植入(MV stenting with POT and Provisional SB stenting)。当分支血管直径>2.5 mm,狭窄>50%,且狭窄长度超过分支开口>5 mm时,不适合Provisional术式,需直接考虑双支架术。
中国专家的经验为:复杂分叉病变采用双支架术,术后不良事件更少。
图2 单支架/双支架策略选择标准
现实的情况是,对分叉病变的处理选择单支架策略还是双支架策略,不同的人仍有不同的标准,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Keep It Simple”策略。
对于左主干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由于造影结果对左主干分叉病变评估的准确性有限,推荐应用FFR和IVUS评估左主干分叉病变的严重程度。
FFR可以准确评估病变的功能学意义。在分支开口>50%狭窄的分支血管中,有74%的FFR>0.80,这表明普通的冠脉造影结果可能会高估分支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导致过度的分支血管干预,而FFR的应用,能有效的指导分支病变的合理处置。
IVUS可以全面了解病变斑块负荷、斑块组成、管腔面积及支架贴壁情况等解剖学价值。目前认为,LM MLA<8.5 mm²或LAD/LCX MLA<5.5 mm²,支架后扩张是必要的;此外,IVUS还可以评估支架植入后分叉部位斑块和脊移位导致的分支开口面积减少。
图3 左主干分叉病变介入流程图
图4 各种双支架技术的优缺点
来源:医脉通心血管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