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全国两会医药卫生界心血管内科专家提案记者见面会在国家卫健委百姓健康频道演播厅举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告诉大家,除了关于医学科普和医学教育方面的提案,他还专门就进一步完善见义勇为免责条款,制定中国的“好人法”进行了提案。
“明明看到有人在犯罪,我只能在那边说不能干、不能干,这不是我们民族所倡导的美德。要让见义勇为的人,能够大胆地见义勇为。” 葛均波说。
2019年两会期间,葛均波提议:支持见义勇为 好人无需自证清白
了解葛均波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武侠小说迷”,从小就喜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在我国的名医中,有大慈大悲的佛医,有顺应自然的道医,有追求至善的儒医,而葛均波则可以说是一位古道热肠、敢作敢为的侠医。
在CIT2019召开之际,这位心血管领域的 “萧峰”大侠接受了严道医声网的专访,向我们揭示了自己的功夫心法和修炼秘诀。
为了病人,他坚持再坚持
侠骨柔情。
“路见不平一声吼”的挺身而出,背后是那一片柔软的心肠。
2019年2月23日,CTOCC中国行-上海长海医院站学术活动在上海举行。当天晚上,由葛均波作为术者的一台复杂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TO)介入手术持续了五个多小时,才取得成功,时间已是晚上11点多。
葛院士脱下铅衣,衣服浸湿,却笑容灿烂
这台手术当时正在进行网上直播,在手术进行到4个多小时的时候,观看直播的医生们突然听到手术室里传来口哨声。“是葛院士在吹哨!”观战的同行们非常吃惊,这么紧张的手术,院士怎么还有心思吹口哨呢?
“我好几次做手术的时候吹口哨,都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想要放弃,又不愿意放弃的时候,想放松一下,重新整理一下思路。”葛均波告诉我们,那天在台上的患者刚刚40岁,非常年轻,此前在其他医院已经经历了一次手术,手术进行了7个多小时后最终还是失败了。如果这次他放弃不做,患者就彻底没有希望了。
CTO被称为冠脉介入领域“最后的堡垒”,在葛均波等专家的带动和努力下,2005年,中国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俱乐部正式成立。近年来,我国的CTO介入治疗水平不断提高。
对于像葛均波这样的高手而言,手术成功率已经在90%以上。手术前,葛均波已经在北京参加了两个活动,坐飞机回到上海,他就直接去了手术室。但手术难度远远超出预期,尝试过的多个方案均以失败告终。这个时候,他虽然已经非常疲惫,但还是希望坚持下去,于是就吹起了口哨。在轻快的口哨声里,他终于找到了办法。
“有了,有了,过了!导丝通过了!”伴随着会议室中各位讨论专家的欢呼和掌声,镜头前兴奋的葛均波院士咧着嘴笑得像个孩子,脱下沉重的铅衣,他身上的手术服已经被汗水浸泡的完全湿透。
像这样的坚持不知还有多少,只为了给患者多一分生机。
2016年纪录片《人间世》第八集《坚持》中选择葛均波作为主角,其中的一台手术,最终经过长达6个小时才取得成功。其间葛均波发生两次严重的手抽筋,但他始终没有放弃,直到手术取得成功。
不久前,再次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行手术的金先生如今还记得,18年前自己重度心绞痛在中山医院心内科就诊时,冠状动脉造影确认几支主要的冠脉都明显堵塞,最严重处竟堵塞了95%。造影检查当时,主治医生就赶紧去搬救兵。就记得没多一会儿看到葛均波坐着轮椅匆匆赶来。原来,那段时间,葛医生正患腰间盘突出,导致行动不能自如,就住在工作的医院里医治。“他们一个坐在轮椅上,一个已经穿上了手术服,内科外科一起讨论我的病情和治疗方案,这个场面真是叫人终生难忘。”金先生这样回忆。
“我自己很崇拜的萧峰,他也犯很多的错误,而且有的是非常严重的错误,但是最起码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那就是讲义气。有时候,你多替别人着想,为了朋友的事情,为了行业的事情,你可以两肋插刀,可以放弃自己的事情去帮他们,你也会赢得更多人的信任。” 葛均波说。
葛均波认为,作为一个好医生,医术与医德二者都不可或缺,没有好的医术,态度再好也帮不到患者;而没有好的医德,再好的医术都可能去做坏事。“我获得白求恩奖章的时候,对什么是好医生总结了16个字:
一是‘爱岗敬业’,要热爱这个行业,而不要去计较时间和得失。因为病人生病,不是按照上班时间去生的,手术也不是你下班就能做完的;
二是‘无私奉献’,就是在为病人提供治疗时一定不能有任何私心;
三是‘敬佑生命’,因为每个人终将一死,毫无例外。作为医生,能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减轻病人的痛苦,给病人提供最好的服务,让病人有尊严,这就非常重要;
四是‘一视同仁’,虽然说起来很简单,但很多时候做起来还是非常的难。因此,在《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基础上,制定的《日内瓦宣言》中强调,我决不让我对病人的义务受到种族、宗教、国籍、政党和政治或社会地位等方面的考虑的干扰。这对医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重视那偶然的“灵光一现”
明末清初王朗偶然观察螳螂捕蝉,悟出拳术精髓,发明“螳螂拳”。
葛均波认为,作为一个优秀的医生,穷极他一生的能力,最多只能救1万名患者。但如果他能够进行创新,在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手术器材乃至手术术式上有所突破,就可能会救治更多的患者。而要想有所创新,既要踏踏实实做好临床工作,还要善于抓住那些偶然闪现的灵感。
他自己的第一个重要创新就是来自这样的“灵光一现”。
1997年的一个周末,在德国留学的葛均波一如既往地在单位的资料室里翻阅医学资料。病例、心脏超声图片、参考文献、论文稿件,铺了满满一桌子。他无意间抬头一瞥,从一幅超声图像中看到了半个“月亮”。他的心“咯噔”一下。继续翻,咦,都有半个“月亮”?他的心越发地收紧了。一口气翻完所有图片,原来所有被诊断为心肌桥疾病患者的超声诊断图像上都有半个“月亮”,而其他的超声图像上没有!
“半月现象”的发现使得全世界的医生据此一眼即可诊断心肌桥造成的冠状动脉缺血,可以明确与冠心病造成的心肌缺血区分开。
谈到这个发现,葛均波回忆说,其实早在“半月现象”发现之前的1994 年,他发表的论文附图上就有“半月”的图片,并且发表在美国最好的心血管杂志上,但当时并没有觉察到这会是一个普遍现象。
十七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数学家笛卡尔说过: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葛均波说,这个“半月”原来就在那里,但你头脑没准备好,就不会发现。等头脑准备好了,你的运气就来了。
葛均波认为创新的激情受很多因素影响,但这种“灵感”也常常来自专业之外。他告诉我们,自己平时喜欢看专业之外的一些杂书,包括武侠小说,也包括化学的、物理的、天文的等等其他学科书籍,里面的一些看似无关的内容,都可能会在创新时对自己有所启发。“相反,如果知识面很窄,只看医学的书,你可能就没有创新的那些idea,你必须看,什么书都可以看。” 葛均波说。
有些时候,来自外行的建议也能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势,带来重要启发。
2005年10月20日,葛均波第一次通过美国TCT学术会议向全球进行手术转播,其中一例左主干“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手术遇到了严重困难。手术中,葛均波曾试图使用导引钢丝前向通过左主干闭塞段,但多次尝试均无法确定钢丝是否在血管真腔内。这时侯,导管室技师提醒,何不尝试从逆向送入导丝。最初葛均波还很犹豫,但既然手术已经失败不如就试一下,结果却异常得好,导引钢丝顺利通过侧枝,逆向将Runthrough导丝从RCA轻松送入LCX,在逆向导丝的指引之下,前向导丝和逆向导丝进行了Kissing wire。转播到现场时,专家们都非常震惊。
葛均波事后回想,觉得当时的他一定疯了。不过,他表示,“一个新技术的发明和发现,一定需要有一些人,脑子里面是一张白纸,才能够诞生出一些新的想法,这是基于对全新未知的好奇。”
到现在,在创新方面,葛均波还经常鼓励青年学生,不要害怕失败,也许一个新的发现就从失误中产生。“创新就像女人怀孕一样。又吐又吃不进饭、又痛苦又睡不着觉,心情也总是不好。但是一旦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时候,那种幸福感也是难以言喻的。”他如是说。
要有机制来保障研究出成果
“郭靖和杨康同为忠良之后,为什么天资愚钝的郭靖成为了武功盖世的大侠,而天资聪颖的杨康最后却成了投敌求荣之辈?虽然他们二人的老师江南七侠和丘处机从武功本身来说都可圈可点,甚至于丘处机的武功更高一筹,但江南七侠和丘处机培养徒弟的机制却不一样。” 葛均波认为,医学科技创新同样如此,仅仅依靠医生的天赋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有一套完整的体制、机制来保障这些研究能出成果,并实现成果的转化。
发明可降解涂层冠脉药物支架,将支架价格从原来进口的4万元降至1万元,每年为患者节约医疗费用约12亿元人民币; 成功研制出国内首个完全可降解支架“Xinsorb™”,成功研发瓣膜夹合器……在医疗器械创新方面,葛均波作出了巨大贡献,可谓硕果累累。
但他始终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对于个人来说,创新可能是一种特质,比如他可能从小就喜欢多问为什么。但更多的时候,我觉得创新也是可以培养出来的。”葛均波说,有很多年轻医生,他的旁边就有好多的创新机会,但没有抓住就溜走了。如果可以启发他们,让他们把在现实工作当中出现的一个个灵感,及时化为研究的行动,就有可能带来更多的创新。
2015年9月,在葛均波院士的牵头下,成立了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通过和斯坦福大学的Biodesign中心以及以色列ICI创新平台的战略合作,举办创新大赛,鼓励年轻医生和科学家自主创新。
在多年创新实践中,葛均波深感创新主体的“孤岛现象”常常会导致创新链断裂:医生有创意但无法做成产品,技术无法量产、无法保护,初创企业融资无门……无法形成高效、高产的创新闭环。而在他发起成立的CCI,则把创新作为一个链条来进行规划:医生提出临床需求和创新、基础临床论证、改善建议;研究人员与工程师负责设计新技术、原型产品;知识产权代理人关注专利申请、知识产权保护;资本市场评估市场价值、引入初创资金;企业与生产线负责量化生产、技术改进。
“我们当时提出一个口号,就是‘From the doctor,By the doctor,For the doctor’,就是说要由临床医生来提出需求,最后解决问题回到临床,恰巧是一个闭环。”他说,在这个闭环的实现过程中,需要材料专家、投资人、企业等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参与,才能让创新成果快速落地。
据葛均波介绍,CCI成立以来,已经举办了三期创新学院的培训班,累计培训学员178人。在开展培训的同时,还每年组织创新大赛,由企业的首席技术官对学员的成果进行评审,并对其转化提供支持。创新学院的一二期学员中已经有6位在毕业后成立了初创公司,在CCI的推动下,有20余项产品正在研发中。CCI 创新学院也设立了创新基金,目前已资助了3位CCI学员项目的早期孵化。
一批批学员在CCI的培养中成长,在成长中结出果实,并开始反哺学院,为更多成果的孕育积累力量。
“我觉得他们不应该满足于现状,应该不断对未来进行探索,这样才能有进步。有一些事情,现在认为不可能,但我们应该想办法去解决,让它变成可能,我觉得这才是创新。”对于年轻医生,葛均波这样提出自己的殷切希望。
他在思考“后介入时代”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在采访葛均波时,感到在很多时候,他都不仅是在从个人自身、医院自身出发,而是站在国家利益,站在时代前沿上去进行思考。
葛均波表示,去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自己这一代人是改革开放最大的受益者。他自己在改革开放时期上大学,读研究生,在合适的时候出国学习,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回国,可以说一切都是刚刚好。
“我1999年回国,那时我们整个国家心脏介入手术量只有8000多例,现在有的大的中心,一年就能达到这个数。” 葛均波说,自己在国家和行业最需要的时候回国,在见证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整个发展历程的同时,也在不断思考如何才能从国家和行业的层面进一步推动心血管治疗事业的发展。
2015年~2018年,葛均波担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3年多的时间里,他积极推动学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并成立了精准医学学组、肿瘤心脏病学学组等新学组,使得我国心血管病的救治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
2018年11月27日,葛均波被任命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院长,聘期五年。从此以后,他又有了一个新头衔:“长三角院长”,他将帮助当地提升学科水平、培养人才队伍。在他的倡导下,苏浙沪皖四省一市由中科大一附院牵头,建立200余家医疗机构组成的心血管医疗联盟,实现人才技术互通,同时完善转诊系统。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长三角地区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象得到缓解,让不同地域医院发展不均衡的差距尽可能地缩小。
“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葛均波表示,现在国家对于创新非常重视,今年的政府工作提出,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并对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中心等建设进行了部署。创新引领发展战略的实施也将为我国的医学创新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时,从现在心血管学科本身来说,新的器械和治疗方式不断出现,本身也为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葛均波认为,与现在心血管学科广受关注的心脏瓣膜植入、可吸收支架相比,从源头上解决心血管疾病产生的基础研究更加重要。在更上游去多做探索,能够及时阻断疾病发展的原创研究将更有价值。他建议有志于医学发展的医生能够把精力和时机更多地投入到干细胞、基因治疗等领域上来。
“前几年,我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泛血管疾病’,脑中风也好,心肌梗死也好,心功能衰竭也好,高血压导致的视网膜病变也好,这是系统性的疾病,有一个共通之处就是血管。”葛均波表示,我们应该在更高的战略层面上,把疾病治疗的战线进行前移,以预防为主。他认为,如果这一领域能够取得突破,心血管疾病治疗将有望进入“后介入时代”。
来源:严道医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