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否?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这是《金刚经》中须菩提与佛的一段对话。
拥有一双能够看见真实的“慧眼”,是人类千百年来的一个夙愿。在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斗争中,医生们也常常希望自己能生出一双慧眼,把病变血管里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
在现代的冠心病检测手段中,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可以说,就是这样一双“慧眼”。在对OCT的临床研究中,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波教授团队“十年磨一剑”,完成了近万例OCT扫描,建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OCT数据库。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于波教授
在于波教授的带领下,近年来,哈医大二院心内科在心血管领域世界级权威杂志Circulation,JACC,Eur Heart J等发表了关于OCT的标志性原创研究成果100余篇,前瞻性研究10多项,受到了全世界心血管病学领域的高度关注。但在2005年之前,OCT不仅没有应用于我国的临床检测,而且即使在发达国家也不被看好。是什么让于波教授拥有这样一双慧眼,率先将这一技术引进到国内的呢?
因眼病,他走上了学医的道路
其实,眼睛曾经让于波一度非常苦恼。
高中时期,由于学习辛苦等原因,于波的眼睛出现了疼痛红痒等症状,总要闭上才会好受一些。经过了一二十天不见好后,在父亲的陪伴下,他求医走遍了哈尔滨各个大小医院。从沙眼、腮腺炎、青光眼……不同的医院给出了不同的诊断,最后还让他配戴老花镜以缓解视物不清,但一直到上大学都没有真正找到病因。
也正因为眼睛老也看不好,加之上小学时因腮腺炎休学的经历,于波暗自下了学医的决心。
“我当时就觉得,我一定要当医生,当一个好医生,当一个能帮病人解除痛苦的医生。”于波说,在这种想法的指导下,他高考时报的所有专业都是医学。最终,他被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专业所录取。
“后来,我知道了自己得的是急性结膜炎,急性结膜炎没有治好,迁延不愈变成慢性疾病了。” 但在后来的专业道路上,于波并没有选择眼科,而是选择了心血管专业。“我喜欢动脑,分析问题,就觉得心血管专业适合我。”于波说。
1987年,于波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同年分配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工作。2年后,于波考取了哈尔滨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3年后,他又考上了哈尔滨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从此走上了心血管病治疗的专业发展道路。
师从“一代苍生大医”于维汉院士
“月亮万万千,太阳千千万,若是无良师,依旧是黑暗。”这是国外关于良师的一则格言。
于波就有幸遇见了这样的一位“良师“。他的博士生导师,是有着“一代苍生大医”之称的于维汉院士。于维汉院士通过和全国同行近50年的共同努力,降服了困扰黑龙江、吉林、辽宁等16个省309个县、涉及上亿人口的克山病病魔。
我国克山病防治泰斗、中国工程院院士于维汉
“于老师对我的影响是终身的。”于波说,于维汉院士平时一点架子都没有,特别和蔼。而且经常会有一些过去农村的患者来看他,给他带些土特产什么的,他就请这些农民一起吃饭,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非常亲热。
对于波影响最大的还是于维汉院士对科研的重视。“治病第一,为农民搞科研”,是于维汉院士坚持的科研道路。但他不是手把手、填鸭式地教学,而是指出方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买白鼠、筹备试验器材、反复做试验。“那时候我们做克山病的模型研究,去找心肌病的损伤因素,但没有什么经费,导师自己也没有钱,任何事情都是我们自己去做。”于波说,读博士的时候,有一次做科研时需要收集脐带,而且必须是小孩子刚生下就放到装有营养液的瓶子里,于是他就经常带着瓶子到各个医院去等着。
“因为必须是新鲜的才行,所以就得提前等着。有时候妇产科的医生告诉我过来吧,要生了,结果去了等一两个小时都还没生,经常会有这种情况。”于波说,从分离细胞、培养,到刷瓶子,用高压锅消毒,都是他一个人来完成,做好这些都要自己做好周密的安排。但这段博士科研的经历锻炼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的能力,这些收获让他终身受用。
“做人要努力,要努力一辈子,做学问不要只关注一点,目光要远,见识要广。”这是于维汉常叮嘱学生的话。
关于于波成为于维汉院士的博士研究生还有一个小插曲。那就是当时于院士只招一名博士生,而他报考时听说于院士自己带的两位硕士研究生也都报考了,别人就都和他说别报了,报了也考不上。但他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参加了考试,而且在考生中分数最高。当他自己心里还有顾虑时,于维汉院士郑重地对他说,“我虽然带了两个硕士,但你好不容易考上了,我得公平。”就这样,于波成了于维汉的博士研究生。
于波说,这样一段经历也让自己在招博士生时更加注重公平,不会因自己的亲疏远近影响录取。
十几年前,他就看到了OCT的价值
在中国,人人都知道“和氏璧”的故事,但能够慧眼识宝,不在于这块美玉已经雕琢成器,而在于它还深藏于粗砺的岩石之时。
1997年,心血管内科博士学位毕业两年后的于波,便开拓性地运用多项介入新疗法治疗心脏病患者,取得了突出成绩,为此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8年,于波被公派至日本,系统学习了心脏病介入性诊断与治疗;1999年,他又被破格晋升为教授。2004年,他被聘为哈医大二院心内科主任。
担任主任后,于波开始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能够让哈医大二院的临床研究在全国独树一帜,搞出自己的特色。毋庸讳言,二院心内科当时在黑龙江虽然首屈一指,由于从地域及经济发展因素,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大中心还有一定差距。这种情况下,如果选择热门课题,就很难和同行竞争,即使出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也很容易被人“后来居上”。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思考,于波将目光聚焦在了当时刚刚诞生不久的OCT上。
OCT与其他腔内影像学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在于更清晰的显像、更细致的分辨、更精准的测量与定位。能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客观地反映病变的性质,做出接近病理水平的诊断。
于波教授在国内大会上报告OCT的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
于波教授告诉我们,OCT检测是将一条头端带光学探头的成像导管放在冠脉血管里,通过高速旋转回撤,不到2秒钟就可以帮我们诊断清楚血管里面的结构和斑块性质,就像直接把眼睛放进血管里看一样,整个诊断过程安全可靠。
但14年前,OCT还是一个没人看得上的“丑小鸭”。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专家,都认为它的临床应用价值不高。在反复论证后,于波认为,虽然当时这个仪器还不完美,但它的分辨率远远高于IVUS等仪器,正是临床中准确判断动脉斑块性质所需要的。于是,他决定在国内率先引进OCT。
“我们是2005年8月开始做的,做得非常努力。但大家都知道,第一代的东西往往都不太好用,理念虽然是对的,但做法还比较笨。”于波说。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坚持开展中国自己的OCT研究,并在艰难中一步步地发展起来。
“开始的时候,我们的研究刚发表,就有专家批评说没有和IVUS对照,没有说服力,对我们的成果很不认可。但当时我们科是先引进OCT的,还没有IVUS,做对比就必须再引进IVUS。”于波说。
既然要搞创新,就要盯着世界心血管前沿。于波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为了做好研究,他们不但又引进了IVUS设备,还特别邀请了韩裔的美国哈佛大学IK Jang教授一起搞科研。随着做的病例越来越多,于波团队在临床研究方面的经验也更加丰富了起来,加之二代、三代OCT设备的引入,临床和研究都做得越来越顺手了。
随着每年学术成果的发布,他们的系列前瞻性研究逐渐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和高度评价。仅2017年的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上,于波教授团队就有6项研究被接收进行大会交流,其中2项被评为ESC Best Posters。在世界的舞台上,中国OCT领域的原创性临床研究引领世界潮流了!
于波表示,目前我国拥有OCT设备的医院还很少,普及率远远低于其它几种常见影像设备,部分原因还跟OCT价格昂贵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医生的理念问题。但随着OCT设备的国产化,价格一定会降下来,从而让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更加精准。
做研究的意义在于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
2018年3月,于波教授团队在 European Heart Journal(EHJ)上发表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斑块侵蚀预测因素:临床、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研究》。
于波教授说,斑块侵蚀和斑块破裂是引起ACS的两个最主要的病理机制。在临床上,斑块破裂约占2/3,斑块侵蚀占约1/3,但是原来在临床上不能辨别,只能尸检上辨别。这样的研究属于回顾性的,可能对研究有意义,但对临床治疗没有多大的作用。而哈医大二院开展的EROSION研究的意义就是能够在临床上实时地发现斑块侵蚀和斑块破裂,从而进行区别性的处理。
EROSION显示,侵蚀斑块较破裂斑块患者常常更年轻;侵蚀斑块血栓负荷相对较轻;侵蚀斑块的斑块结构相对更稳定。在侵蚀斑块中,超过半数为结构稳定的纤维斑块,而在破裂斑块中,100%为结构不稳定的脂质斑块。即使同为脂质斑块,侵蚀斑块较破裂斑块的纤维帽更厚、脂质核心更小。此外,侵蚀斑块所致管腔狭窄程度更轻,侵蚀斑块常见于NSTEMI的ACS患者。因此,于波表示侵蚀斑块患者可能无需支架置入,仅通过有效的抗栓治疗即可改善病情。
“我们再往前推,哪些人容易形成斑块破裂,哪些人容易形成斑块侵蚀,这是能推断的。能不能通过表象,发现本质的东西,这其实就是我们临床研究非常重要的思维。”于波说,通过研究,我们就知道,心肌梗死治疗策略方式应该是不一样的,应该针对某一个个体,而不是一个群体。我们搞研究的意义,就正是推动原来“介入一刀切”的治疗策略更加精细化和个体化,推动指南做更加精细的修正。
亚太OCT卓越培训中心授牌仪式
与会人员合影
谈到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的临床科研创新,于波表示,一要充分发挥临床医生的主体作用,因为只有临床医生才最了解治疗过程中的问题和需求,是整个创新链的上游环节;二要充分利用好大学这个科研基地。在我国,有很多专家既是临床医生,也是大学老师。作为大学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去搞科研,去解决那些临床上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
在于波教授的推动下,冰城之光-中国OCT创新俱乐部成立
于波指出,在我国,现在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各级医院的定位和角色还不清楚。比较理想的分工是,社区基层医院主要负责预防和常见慢性病治疗;县市一级的医院能够治疗90%以上的普通疾病,真正做到大病不出县;国家中心、省级三级医院主要治疗一些疑难病症,并负责做好科研和新技术的培训推广。
“我就不赞成三级医院的专家到基层去搞义诊,那是基层医生的事情,专家的更多时间还是要花在科研和带教上。”于波说。
“悬壶济世”,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词
2004年11月,哈医大二院在院心内科和心外科的基础上组建了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主任于波出任院长。10几年来,在于波教授的带领下,哈医大二院心内科已发展成为我国床位最多的心内科,进入全国前十强。 目前科室共有床位近600张,10个护理单元,分为8个病区、1个心脏病监护中心及1个介入术后监护中心,导管室设有8个介入手术间、随访中心、起搏器程控室、食道调搏室、影像分析室等,使用面积15000平方米。年住院诊疗患者20000余人次,年可完成心脏介入手术10000余例。2008年,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成为卫生部首批、东三省唯一一家包含冠心病、心律失常、先心介入治疗的培训基地。2012年,成立教育部心肌缺血重点实验室。2014年,哈医大二院胸痛中心顺利通过国家胸痛中心认证委员会认证,为黑龙江省区域内的急性胸痛患者开通绿色通道,24小时接治胸痛急诊患者,平均接诊时间缩短一半以上。
2017年7月,哈医大二院心内科心血管专科医联体签约成立。哈医大二院心内科与道里区人民医院及其辐射的18个社区医院、5个乡镇医院共同组成心血管专科医联体,以“3+2+1”(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医院)的专科医联体模式,真正使心脏疾病患者享受到“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诊疗模式。
2018年1月,哈医大二院获批成为首批中国房颤中心建设单位,标志着由哈医大二院心内科牵头、多学科构成的哈医大二院房颤中心建设项目正式启动,黑龙江省的房颤诊疗走向规范化管理时代。
……
近年来,哈医大二院心内科的发展不断出现新亮点。
谈到自己是如何做好管理的,于波说了这样三个“有利于”:“我所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怎么样能够有利于年轻人发展成才,有利于科室的建设,有利于成为患者信赖的中心。”
“要求别人的,你自己要做到,就是要先人后己,先公后私。”于波说,对于年长的医生,希望他们能够有所依靠,快乐地工作着;对于年轻的医生,要让他们“小有所望”,能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他们。
“我愿意做一个帮助者,当然他们自己得有成长的愿望,而不是我去背着他们。在一个科室,后进的人肯定有,先进的也肯定有,但是我更愿意帮助那些先进的,往前走得非常快的人,因为榜样力量是重要的。” 于波说。
于波教授带领科室日常查房
在学生和同事的眼里,于波就是这样一个榜样。
“于老师对病人没有架子,很多病人从很远的地方来,特地找他看病,而他的出诊时间一般就是上午,有的患者根本挂不上号;老师把所有的患者看完后,还会把没有挂上号的患者也都免费诊治完,这才结束门诊工作。”这是他的一位学生眼中的于老师。
“这些年,于院长拿了很多的奖,从省里到国家的,可以说非常多。但自己得了奖,奖金从来都不拿回家,而是分给科室的同事。”这是科室同事透露的小秘密。
“‘悬壶济世’,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词。”于波说,作为一名医生,不能要求他可以治好所有的疾病,但要做好的医生,首先就要放下利益之心。“我常说,你要想发财,就不要学医。医生从古以来就是饿也饿不着,但富也富不了的一个职业。愿意为别人付出,为别人解决病痛我就非常快乐,那么这个医生就是好医生,水平的高低我觉得不是必须的。”
于波教授荣获中国医师奖
2018年,被黑龙江省授予 “龙江工匠“称号,荣获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这仅是最近一年多来于波获得的几个重要奖项。他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科研教学硕果累累,用精益求精、孜孜以求的“工匠精神”铸就医者仁心,以精湛的医技和无私的爱心屡创生命的奇迹,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十几年前,在一篇报道中,于波这样说:我有一个大目标,就是做一个好医生,做一个好老师,做一个好的科研工作者。
他做到了。
来源:严道医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