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静脉阻塞通俗上说
就是眼睛的血管发生了“中风”
是中老年人十分常见的
容易导致视力丧失的眼底疾病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
视网膜静脉阻塞在青年人中并不少见
熬夜,工作繁忙
精神紧张等也会导致它的发生
那么视网膜静脉阻塞到底是一种什么疾病
发生之后该如何治疗呢?
二、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和症状?
这要看阻塞的位置和严重程度。轻微时仅有眼前黑影或漂浮感,严重时视力骤然下降,甚至只感觉到光的存在。很多病人会详细描述,突然出现眼前墨汁、黑烟或者红色烟雾,逐渐扩大,然后什么都看不见,不痛不痒的,就突然发生了。
三、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视网膜静脉阻塞与血栓形成有关。那为什么会形成血栓呢?正常情况下,我们血管内壁是光滑的,血液有一定的粘稠度,在一定的压力下可以保持正常流动。当出现血管内壁损伤、血液变得更加粘稠,以及血流压力的改变都可能导致血液在损伤的管壁处停留,那血不流动就会凝固,形成血栓。归纳起来,视网膜静脉阻塞发病机制有三:一、血管壁改变、二、血液流变学改变、三、血流动力学改变。
四、哪些人比较容易得这个疾病?
从上面的发病机制我们知道,炎症会导致视网膜静脉血管壁损伤,比如结核、梅毒、艾滋或其它病毒感染,而此类感染多见于45岁以下人群。高血脂、高血糖、血小板数量增多或者凝集性增高会引起血液黏度增加,所以糖尿病、高脂血症、血液病患者也容易出现视网膜静脉阻塞、另外高血压、视网膜低灌注改变了血流动力,从而发生视网膜静脉阻塞。
五、哪些因素可以诱发视网膜静脉阻塞?
吸烟、饮酒、外伤、口服避孕药或过度疲劳以及青光眼、小眼球、眼眶肿瘤可以诱发视网膜静脉阻塞。所以建议戒烟戒酒、规律作息、避免外伤等,以减少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发生。
六、如果有相关的症状,需要做哪些检查?
如果出现类似症状,首先查视力了解视力损害程度,可以预判病情严重性,然后散瞳看眼底或者拍眼底照片,基本上可以明确诊断;为了指导治疗,还需要做黄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或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除此之外,还要做内科检查:包括血常规、血压、血糖、血脂、血黏度等查找病因;同时建议做颈部彩超以了解颈部血管是否有斑块,可以指导预防。
七、怎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治疗主要有五个方面:
1、病因治疗:改变生活习惯,戒烟限酒,控制三高,治疗全身炎症或视网膜血管炎症等;
2、药物治疗:口服卵磷脂络合碘胶囊、复方血栓通胶囊等改善循环;
3、激光治疗:激光治疗包括全视网膜光凝、局部光凝及黄斑格栅。全视网膜光凝适用于广泛新生血管形成及大片无灌注区或者已经出现新生血管青光眼的患者。局部光凝适用于局部无灌注区形成患者,黄斑格栅适用于黄斑水肿患者,随着玻璃体腔注药治疗方法的推广,现已少用。需要特别提醒,激光治疗是为了阻止病情发展,尽量维持现有视力,而不是提高视力;
4、玻璃体腔注药:玻璃体腔注药注射雷珠单抗、康柏西普、阿柏西普以及激素缓释剂傲迪适等,可以快速消退视网膜新生血管、减轻黄斑水肿,以提高视力,并为全视网膜光凝及玻璃体切除手术做准备;
5、玻璃体切除手术:合并玻璃体积血时可行手术治疗,治疗目的是清除积血,快速提升视力并及时完成激光治疗,改善预后。
八、视网膜静脉阻塞这种疾病,没有及时治疗的话,会有什么后果?
视网膜静脉阻塞特别容易引起黄斑水肿:黄斑是眼底的一个特殊结构,是视觉最敏感的部位,一旦受损,视力影响特别大。如不及时治疗,导致黄斑区视细胞死亡,就无法逆转视力。
视网膜静脉阻塞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当视网膜出现缺血缺氧的时候,就会长新生血管,新生血管不是健康的血管,不具备正常血管的结构,容易破裂,反复出血。而且这种新生血管会慢慢的往眼睛前面长,引起眼睛胀痛、头痛、恶心呕吐等青光眼症状,一旦发展到这一步,治疗很棘手,甚至摘除眼球。
九、视网膜静脉阻塞预后情况一般怎么样?患者是否可以恢复以往的视力?
该病根据阻塞部位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视网膜半侧静脉阻塞;根据是否缺血分为缺血型和非缺血型。中央静脉阻塞和缺血型静脉阻塞预后差,其它类型预后可,如果出现并发症则预后极差,存在眼球摘除风险。通过早期规范治疗,部分患者可以恢复以前视力。
十、什么是早期规范治疗?
目前一线治疗就是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该方法为每月一针,连续三针后根据病情控制情况决定是否继续用药。有的患者打一针就放弃或者隔几个月才打第二针,这些都会影响疗效。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严重威胁视力的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病因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其它内科疾病相关,对年轻患者还需要关注全身感染性疾病存在的可能,比如结核、梅毒、艾滋或其它病毒感染等。治疗上首先需要解除病因,联合激光、玻璃体腔注药、手术治疗等。在出现严重并发症之前治疗预后比较好。一旦发生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相关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