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后,你有没有过头疼、眼睛酸胀、看东西模糊重影、聚焦困难等症状?这些视觉不适症状,其实都是视疲劳(asthenopia)的表现。
在智能手机高度普及的今天,视疲劳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2018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眼科专家对4786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有一半以上(53.3%)的受试者出现视疲劳症状,对于每天使用手机达3小时以上的大学生,视疲劳发生率更高[1]。
视疲劳与调节滞后有关,
调节滞后量越大,视觉不适越明显!
目前有两种主流的理论可以解释视疲劳的原因,包括眼肌的异常以及视觉感应过度敏感[2]。其中眼肌的异常,常见的表现就是调节不足,或者说调节滞后。
不少研究均显示,近距离用眼的视疲劳症状与调节滞后显著相关[2-4]。
当我们近距离用眼时,需要用到眼睛的调节力——眼睛里的睫状肌收缩,进而放松悬韧带让晶状体增厚,屈光力增加,帮助我们看清楚近处的物体,这是眼睛的调节过程。当我们睫状肌不能充分收缩,产生的屈光力不够时,物象也就不能准确的落到视网膜上,这就是调节滞后。图:眼睛的调节
眼睛的睫状肌受到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支配,副交感神经控制睫状肌收缩,而交感神经抑制它的收缩。研究提示,调节滞后,本质上可能是一种交感神经的过度活跃[2]。这也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眼肌的异常会反映到主观感受上。
一般我们看越近的物体,也就是调节的需求量越大,产生的调节滞后量越大[5];另外,近视度数越高,出现的调节滞后量也越大[6]。研究显示,调节滞后量越大,视觉不适症状更明显[3]。
图:调节滞后量越大,视觉不适评分越高
全飞秒近视矫正手术显著减少
术后调节滞后量,用眼更舒适
2016年,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专家团队的前瞻性研究发现,全飞秒近视矫正手术不仅达到了精准的屈光矫正效果,同时也改善了患者的调节功能,调节滞后量较术前显著下降。术后一个月没有任何患者抱怨出现近距离用眼相关视觉不适症状。
研究者认为调节滞后的减少与手术后更轻的视觉不适症状有关[5]。也就是说,全飞秒手术或能通过减少调节滞后量来帮助术后近距离用眼更舒适。
图:全飞秒术后调节滞后显著下降
来源:本文内容转载自“眼视光专家王凯”,仅作观点分享。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