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报道,近日,记者从广州多家医院眼科获悉,俗称“红眼病”的急性结膜炎患者近期就诊人数增多,“中招者”多为幼儿和学龄儿童,6月25日晚八时许,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急症门诊,一小时就前后来了三个红眼病孩子。
无独有偶,广州佛山的陈先生,游完泳后,眼睛也出现了发红的现象,最后被确诊为急性结膜炎。
结膜炎致病原因较复杂,结膜与各种微生物和外界环境接触,眼表的防御能力使其具有一定的预防感染的能力,但当这些防御能力减弱或外界致病因素增强时,就会引起结膜组织的炎症[2]。
研究显示,0~1岁和1~3岁年龄段是儿童急性结膜炎病原菌检出的主要年龄段,主要原因亦与该年龄段患儿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以及不良卫生习惯有关[3]。
结膜炎以春夏秋多见,是与高温环境、传染源活跃、感染途径较多等原因相关[4]。
近期,受台风杜苏芮的影响,我国多地出现暴雨。在台风暴雨季节,急性结膜炎进入高发期,眼科医生应尤为注意。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了解急性结膜炎吧。
急性结膜炎的概述
顾名思义,就是结膜的炎症,由于结膜具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和血管,极易受到外界或自身抗原刺激而发生急性结膜炎[1],通常可分为感染性结膜炎和过敏性结膜炎两大类。
感染分为病毒、细菌、衣原体感染。感染性结膜炎具有传染性,通过接触传染[2]。
病毒性结膜炎可导致角膜损害,部分患者可出现病毒性角膜炎,严重者会影响视力。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者,常伴有溃疡性睑缘炎或角膜周边点状浸润。
急性结膜炎的诊断
临床上各型各类结膜炎的共同特点是结膜充血和分泌物增多。充血在程度和分布上可有不同,分泌物的性质和量亦有差异。
>>>>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常见于春秋季,多数为散发性病例,多单眼发病,起病急,一般1~2天炎症达到高峰,病程2~3周。
儿童致病菌常见类型: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链球菌多见。
主要症状:结膜充血明显;结膜囊常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假膜形成或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不适等;耳前淋巴结肿大者较少见。
实验室诊断:取结膜囊分泌物进行细菌涂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取材时间应该在早晨未洗脸时进行。
急性病毒性结膜炎
包括流行性角结膜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咽结膜热和单纯疱疹病毒性结膜炎等。
流行性结角膜炎、咽结膜热由腺病毒感染所致,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由70型肠道病毒,偶由柯萨奇病毒A24引起。也有腺病毒Ⅱ型引发本病的报导。
主要症状:眼部有异物感、刺痒、畏光、流泪等;体征有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水肿,有大量结膜滤泡,水样或浆液性分泌物;常伴有耳前淋巴结肿大。
包涵体性结膜炎
是由沙眼衣原体抗原型D~K感染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滤泡性结膜炎。
传播途径主要是尿道和阴道的分泌物及游泳池间接接触,新生儿为产道感染[5]。
主要症状:畏光,流泪。体征:下睑及下穹窿结膜有滤泡形成。
辅助检查:结膜刮片检查见中性粒细胞,上皮细胞胞质内见包涵体等可诊断。新生儿强调进行结膜刮片检查,可鉴别沙眼衣原体、淋球菌等不同病原体。
病毒及细菌性结膜炎具有自限性,细菌性结膜炎即使不给予治疗也可在10~14天痊愈,但有时也能转为慢性结膜炎。用药后可在1~3天恢复[5]。
>>>>急性病毒性结膜炎
1) 局部抗病毒滴眼液治疗为主:急性期局部抗病毒滴眼液频繁点眼,如0.1%阿昔洛韦、0.5%病毒唑等,每1~2小时1次,或0.15%更昔洛韦眼用凝胶4次/日。考虑抗病毒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建议病情好转时减少点药次数,且局部用药时间不超过2周。
2) 对症治疗:局部冷敷3~4次/日,1~3周,可减轻局部不适症状;局部滴用人工泪液,可减轻症状并有利于稀释泪液中的炎症因子。
3) 伴有假膜形成时可轻柔剥除假膜,并给予局部抗菌药滴眼液/眼膏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4)合并前房炎症者需使用散瞳剂及非甾体抗炎药(如普拉洛芬、双氯酚酸钠等)。
5)并发角膜病变的患者可联合非甾体类药物,严重患者可在局部足量抗病毒药物治疗及密切观察下,局部使用低浓度皮质类固醇类滴眼液(如0.02%、0.1%氟米龙等)。
急性结膜炎的预防
•确诊急性感染性结膜炎患者禁止进入公共浴池及游泳场所;流水洗脸,且毛巾、脸盆单人单用;
•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尽量不用手揉眼。
•产前检查及积极治疗孕妇的衣原体性宫颈炎等生殖道衣原体感染,是预防新生儿包涵体性结膜炎的关键。
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