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部肿瘤是眼科疾病其中的一个群谱,相对于其它眼病群谱来说,它的发病率显然要低得多。在谈到视盘部位的肿瘤时, 比较常见的有3个:视盘黑色素细胞瘤、视盘血管瘤和视盘星形细胞错构瘤。由于肿瘤的发病率低,可能有的医生工作了几十年也没有遇到过,只是在书上看到。
这里,聊一下“视盘黑色素细胞瘤”的主要临床改变,或许对诊断有所助益。
视力不受影响,也没有疼痛或其它的眼部不适,往往是在例行体检或看其它眼病时,“打酱油”被发现的。换句话说,这种病生下来可能就有了。
视盘可见灰色或黑色病灶隆起,隆起的程度不一。
病灶的大小也不一,有的很小,有的可1个视盘直径大小。肿瘤多位于视盘的颞下象限或颞侧,但视盘的其它部位也可以发生甚至覆盖整个视盘。
FFA是必须检查的项目,因为与鉴别诊断有关。视盘黑色素细胞瘤处,由于色素组织的原因,变现为明显的弱荧光,需要注意的是,肿瘤组织本身不出现荧光素渗漏,
这一点具有重要鉴别诊断意义。但是,肿瘤以外的视盘区,可以发生强荧光渗漏,有的在动静脉期还会看到肿瘤边缘外视盘组织发生侧支或旁路。自发荧光呈现弱荧光,这可能是意料之中的表现。
视盘黑色素细胞瘤的临床处理
视盘黑色素细胞瘤一般没有明显的并发症发生,有人认为,它是特殊型葡萄膜痣,只是长在了视盘这个部位,恶化者极少,因此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
尽管一般是静止不动的,但也有缓慢增大的情况发生,定期随访以及长期进行监控还是必要的,尤其是瘤体大小的变化情况。
视盘黑色素细胞瘤应与视盘周围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长入视盘相鉴别,除了外观有所不同以外,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生长速度快,并且会长入玻璃体,比较大的呈现典型的蘑菇状形态,B超会出现“凹陷征”。还有,两者之间的FFA表现也不一样。
来源:本文内容转载自“王富彬眼科”,仅作观点分享。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