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扳手腕”所致肱骨干螺旋形骨折的两种形态。上图为AO分型12-A1型,简单螺旋形骨折;下图为12-B2型,螺旋形骨折伴有内侧楔形骨块。
图示螺旋形骨折线的定量测量方法。
肱骨干骨折与“掰手腕”输赢的关系
纳入的27例患者中,11例为A1型骨折,16例为B2型骨折。在发生骨折时,11例患者自述在中立(势均力敌)时发生,10例在即将输的时候发生,还有6例为在即将赢的时候发生骨折。在对手的相对强壮程度上,16例患者的对手更强壮,7例患者于对手强壮程度类似,4例患者较对手强壮。
骨折线特点
损伤机制分析
-
内旋肌群。包括胸大肌、背阔肌、肩胛下肌及大圆肌; -
维持肘关节屈曲肌群。包括肱二头肌、肱肌及肱桡肌。
在“掰手腕”过程中,最先导致的是内旋肌群的强烈收缩暴力,不平衡的肌肉收缩到之后强烈扭转暴力作用于肱骨干,同时,由于肱骨本身的骨性解剖特点,即下段1/3为横断面圆形过渡为扁平状的区域,处于力学薄弱部位,容易引发骨折。此外,肱桡肌的活动可能也加剧了骨折的发生。在大多数病例中,骨折断裂发生时都伴有上臂的后伸,该动作可能导致肱桡肌的过度紧张,引发骨折。
14岁女性患者,“掰手腕”致左肘部疼痛,X线提示肱骨内侧髁骨折,采取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术中显露尺神经。
声明:本文转载于<骨科青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