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选用车针
制备深度:中切牙切1/3 是1.0mm、中1/3是0.5-0.7mm、颈1/3是0.3mm
(切1/3)
(中1/3)
(颈1/3)
角度:从接触区→中线
操作一:21牙体预备超薄贴面——开创型微预备
1、备轴角:
从接触区往上磨,使四个轴角内收
(完成效果图)
2、备切1/2外展隙
放置成形片(单个牙操作时使用),用0.2mm车针由上而下制备凹槽。
(完成效果图)
3、备切外展隙
4、修整
操作二:11牙体预备超薄贴面——开窗型不均匀预备
1、 竖沟法
制备量:颈部0.2mm,中间0.3-0.5mm,切端0.5-0.7mm
2、 修整
(1) 备到齐龈或龈下0.2mm即可,做肩台
(2)修平唇面
(3)精修切缘
操作三:12牙体预备超薄贴面——开窗型均匀预备(经验法)
1、 备沟
用1.0mm车针备两个0.2mm的纵沟
2、 修整
修平唇面,备0.2mm肩台
注意对比操作一,21备的最少,轴角有内收,但是唇侧几乎没备
操作四:11对接型微预备
需要备切缘、轴角、外展隙,不用备止动。
1、 黑标车针备切缘
切缘定深1mm(实际定深0.8mm,留下0.2mm修整)
2、备轴角
(1)从接触区往内收(TIPS:轴角透黄了?原因是快到牙本质层,切勿再深制备!)
(2)备轴角,方圆形制备成尖形(TIPS:微预备留不留肩台?都可!)
(3)细车针制备外展隙,并精修
(4)备切外展隙
(5)备切斜面:制备0.3-0.5mm,切缘成角60°
(6)精修预备体
-END-
声明:本文转载于<茄子口腔医学>,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违规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望大家理性判断及应用。
如果您也想把您的临床诊断、治疗经验、学术研究等等,与更多的同道交流分享,让更多的人看见您的成果,帮助更多的同道获益,欢迎投稿给我们!
稿件要求:1200字以上口腔学科相关原创学术内容
投稿方式:haoyishu-zy03(微信)
医无止境,我们的每一份付出都会以另一种方式被这个世界铭记。期待优秀的您加入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