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脏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是主要的病因,编码心肌肌小节收缩蛋白的基因突变引起的心脏病,已在至少27个基因中发现1400余种HCM相关基因突变。国外发病率约为0.2%,我国发病率约为0.16%,预估有近230万患者,男:女=2:1。是青少年和运动员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最常见原因,三种独特的死亡模式:猝死、进行性心力衰竭和缺血性中风。
02
A.正常心脏组织切片;B.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脏组织切片显示心肌纤维排列紊乱;
C. 高倍镜下观察心肌纤维排列紊乱;D. 明显的心肌间质纤维化(蓝色)
03
Ø根据左心室流出道有无梗阻(压差是否达到或超过30mmHg)进行分型:
•静息梗阻性
•隐匿性梗阻性
•非梗阻性心肌病
Ø 根据遗传学特点,分为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和散发性肥厚型心肌病。
Ø依据心室肥厚时的形态学改变进行分型:
A.正常心脏
B.特发性主动脉瓣下狭窄性肥厚型心肌病心脏
C.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型心肌病心脏
D.弥漫性左心室肥厚型心肌病心脏
E.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脏
04
Ø可在任何年龄阶段发病,发生越早,症状越重,预后越差;
Ø临床表现特点:异质性突出;
Ø常见的临床表现:
•心肌细胞肥大、排列紊乱→心悸
•心脏舒张功能不全→劳力性呼吸困难
•心肌细胞缺血→心前区闷痛
•心功能不全→易疲劳、乏力
•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严重的心律失常→晕厥
•小冠状动脉管壁增厚、管腔变小、微循环变差,冠状动脉相对狭窄、供血不足→心肌梗死
Ø常见体征:
•心脏向左扩大;
•收缩期喷射性杂音;
•心尖部收缩期杂音;
•第二心音可呈反向分裂。
051
大致流程可归纳以下重点(按顺序)
Ø症状、体征
Ø心电图
Ø超声心动图
Ø心脏核磁共振
Ø家族史
Ø基因检测
必要时可加做以下检测
Ø冠状动脉CT成像、冠状动脉造影及心室造影检查
Ø运动试验
Ø心脏生物标志物检测
Ø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
Ø心内电生理检查
Ø心内膜心肌活检
06
l成人(年龄≥18岁)HCM的诊断标准:(1)任一心脏影像学检查(ECHO、MRI、CT)发现一个或多个左心室节段舒张末期最大心室壁厚度≥15 mm。其中,左心室壁最大厚度≥30 mm称为极度左心室肥厚。(2)对于家族性HCM中除先证者外的家庭成员或基因检测阳性(携带HCM致病基因变异)的个体,舒张末期最大心室壁厚度≥13 mm也可以诊断HCM。
l儿童(年龄<18岁)HCM的诊断标准:根据儿童年龄、体表面积(m2)、筛查环境及诊断HCM的验前概率,采用不同的诊断界值:(1)对于无HCM家族史且无症状的儿童,当左心室壁最大厚度超过预测正常值的2个标准差,即z值(定义为偏离同年龄儿童正常值的标准差数)>2.5时可诊断HCM。(2)对于有明确HCM家族史或者致病基因检测阳性的儿童,建议采用z值>2的界值。
07
ØFabry病
ØII型糖原贮积病(Pompe病)
ØDanon病
Ø线粒体心肌病
Ø心肌淀粉样变性
ØNoonan综合征
Ø运动员性心肌肥厚
Ø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Ø冠心病心绞痛
Ø室间隔缺损
针对肌小节蛋白编码基因MYH7/MYBPC的基因突变;
Mavacamten; Aficamten; Blebbistatin;Parvalbumin。
http://www.chinadrugtrials.org.cn/clinicaltrials.searchlist.dhtml
专
家
简
介
黄炯华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END
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作者黄炯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仅用于学习交流,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