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估计6430万人。我国心衰流行病学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35岁及以上的居民患病率为1.3%,估计现有心衰患者约为890万人[1]。随着对心衰机制的不断深入,治疗手段的增加,心衰患者生存率有了一定增高,预后有一定改善,但心衰致残、致死率仍较高,心衰患者运动耐力无变化,生活质量差。近年来,以运动为核心的心脏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具有众多益处,目前均被国内外各大指南推荐,在国内临床实践中得到了积极推动。本文将总结慢性心衰运动康复治疗最新进展策略。
心脏康复(Cardiac Rehabilitation,CR)的定义:确保心脏病患者获得最佳的体力、精神、社会功能的所有方法的总和,以便患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社会上尽可能恢复正常的功能,过主动的生活。
主要内容:医学评估、运动训练、心理咨询营养咨询、教育及危险因素控制等方面的综合医疗(五大处方),其中运动训练是心脏康复的基石。
2009年,发表在《JAMA》杂志上的HF-ACTION研究[2]首次证明心衰患者运动有效、安全。该研究入选了2332位患者,其中左室射血分数(LVEF)<35%,NYHA Ⅱ~Ⅲ级的稳定型心衰患者,随访时间为30个月。结果显示运动可使心衰全因死亡和全因再住院率下降11%(图1),运动使心衰心血管死亡和心衰再住院率下降15%(图2),运动可显著提高射血分数减低的心衰(HFrEF)患者运动耐力,且安全性较好。
图1 两组患者全因死亡或全因住院风险随时间变化趋势图[2]
图2 两组患者心血管死亡和心衰再住院率随时间变化趋势图[2]
此外,运动康复对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患者同样有效。2015年的一项荟萃分析[3]入选了276例HFpEF患者(LVEF>45%),中位随访时间19周,结果发现,运动可提高HFpEF的最大摄氧量(VO2max)和生活质量(图3),运动不影响HFpEF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图4)。
图3 森林图显示运动训练对心肺健康的影响,测量为峰值摄氧量(ml/kg/min)和生活质量,使用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评分(MLWHF)评估心衰和保留射血分数的参与者[3]
图4 运动训练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3]
因此,心衰运动康复得到了国内外众多指南的推荐。《中国心力衰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推荐心衰患者进行有规律的有氧运动,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证据级别:ⅠA)。《2021ESC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建议所有有能力的慢性心脏病患者进行锻炼,以改善生活质量并减少心力衰竭住院率。对于那些患有更严重疾病,虚弱或有合并症的患者,应考虑有监督的、基于运动的心脏康复计划。
1. 心衰运动康复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1)适应症:
急性(包括慢性心衰急性发作):生命体征平稳者(Ⅰ期康复);
慢性:NYHA I~III级,稳定性心衰。
(2)禁忌症:
2. 心衰心肺耐力评估——心肺运动试验(CPET)
CPET可通过测定人体在休息、运动及运动结束时恢复期每一次呼吸的氧摄取量(VO2)、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和通气量(VE),及心率、血压、心电图等发现和患者运动出现的症状,全面客观地把握患者的运动反应、心肺功能储备和功能受损程度的检测方法,是目前综合判断心肺功能最准确的检查,也是实施心肺康复的客观综合指标。
图5 心衰运动康复流程[4]
运动处方慢性心衰康复治疗方案的最重要组成部分,遵循FITT-VP原则,即运动频率、强度、时间、形式、渐近性。
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作者小熊,以上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需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