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视网膜病变是HIV感染后最常见的眼底病变。发生率占40%~60%,而89%的尸检标本中可见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其发病率随CD4+T淋巴细胞数的降低而升高。
一、病因
HIV为一种反转录病毒,其基因组中只含有RNA。该病毒可感染多种类型的人类细胞,但其所引起的病理改变主要是由于感染CD4+T淋巴细胞所致。
随着CD4+T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显著下降(通常CD4+T淋巴细胞<200/mm3)而进入AIDS期,同时可发生多种机会性感染,如原虫、细菌、病毒等或继发性恶性肿瘤。
患者一般是无自觉症状。
主要表现为棉絮斑,同时可有视网膜出血、视网膜微血管瘤。
这种棉絮斑常出现在后极,眼底表现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所见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棉絮斑类似。
其发病机制可能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相同,即由于缺血引起视神经节细胞轴浆运输阻塞而造成胞质物质积聚。
FFA显示毛细血管非充盈区,出血遮挡背景荧光,微血管瘤呈现高荧光点。
在全身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法(highly active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的治疗下,随着CD4+T淋巴细胞数的增加,这种棉絮斑会自行消退。
关键词:HIV感染者;棉絮斑;微血管瘤
患者张某某,男性,41岁。患者于2001年2月发热,使用口服治疗感冒药物无效。在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确诊为HIV感染。
视力:双眼:1.2,双眼前节正常。眼底散瞳检查:双眼底棉絮斑(图1)。
FFA显示:双眼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微血管瘤呈现高荧光点(图2)。诊断:双眼HIV视网膜病变。
图1 病例1 右眼HIV视网膜病变彩色眼底图像视盘上方数片棉絮斑(白色箭头),鼻侧微血管瘤
图2 病例1 右眼HIV视网膜病变FFA图像显示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微血管瘤呈现高荧光点(红色箭头)
关键词 AIDS患者;棉絮斑;HIV视网膜病变
患者杨某某,女性,47岁。主诉:2002年4月反复发热2个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确诊为AIDS。视力:右眼:0.5,左眼:0.6。
双眼前节正常。眼底散瞳检查:双视盘周围可见棉絮斑及微血管瘤,左眼小片出血(图3)。
FFA显示:双眼棉絮斑处呈现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微血管瘤呈现高荧光点(图4,图5)。诊断:双眼HIV视网膜病变。
图3 病例2 双眼HIV视网膜病变彩色眼底图像
A为右眼,B为左眼,显示双眼视盘周围数片棉絮斑及微血管瘤,左眼颞下支血管旁小片出血(白色箭头)
图4 病例2 右眼HIV视网膜病变FFA图像
显示视盘周围数小片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微血管呈高荧光点,造影过程中出现荧光渗漏
图5 病例2 左眼HIV视网膜病变FFA图像
显示视盘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周围毛细血管扩张,微血管呈高荧光点,荧光渗漏明显,出现斑片遮挡背景荧光
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