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2020)于8月29日-9月1日在线上召开,会议第一天8月29日,ESC四大指南重磅发布!
《2020 ESC心房颤动指南》
《2020 ESC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指南》
《2020 ESC运动心脏病学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体育锻炼指南》
《2020 ESC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指南》
我们在这里看看有哪些更新要点,记得下载收藏哦~
需下载的小伙伴可直接到文末找到下载方式
2020 ESC心房颤动指南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研究显示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是一般人群的5倍!据统计,1/3欧洲人患有心房颤动。女性房颤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2倍,男性的死亡风险增加1.5倍。1/5的患者存在抑郁风险。超过60%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认知能力下降的可能性比普通人群高出约50%。
新指南提出ABC途径(Atrial fibrillation Better Care (ABC) pathway心房颤动更好护理):
A(Anticoagulation/Avoid stroke,抗凝/避免卒中):除低风险患者外,其余患者应进行抗凝治疗,预防脑卒中发生;
B(Better symptom management,更好的症状管理):更好地控制心律;
C(Comorbidities/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 management心血管合并症及危险因素管理):提倡对心血管合并症如高血压等,以及生活方式的管理,如戒烟、减肥、限制饮酒,适当运动等。
本次更新与2016版存在9大更新:
1. 房颤综合管理:
强调了患者在治疗决策中的核心地位,并在此强调应加强医患沟通,推荐等级升级为I级。
2. 房颤血栓栓塞事件的建议:
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推荐等级上升为I级,对于患者出血风险评估要求更高,识别高出血风险患者,尽早进行更频繁的随诊。对于服用VKA但TTR控制不佳者,可改用NOAC治疗,或尽量提高TTR。
3. 房颤消融治疗方面:
对AAD无效或不耐受患者进行肺静脉隔离导管消融的推荐由IIa提高至I级。
对可能引起心动过速心肌病的患者,增加了导管消融逆转左心功能不全的推荐;
所有房颤消融过程,推荐实现肺静脉完全电隔离(I级),如患者有依赖CTI的心房扑动病史,或者如果在房颤消融时诱发了典型的房扑,则可以考虑CTI部位的消融。(IIb)
4. 复律围术期卒中管理建议:
对于进行复律的房颤患者,NOAC具有与华法林相似的有效及安全性。
5. 消融围术期卒中管理建议:
导管消融后推荐华法林或NOAC抗凝治疗2月,之后的抗凝方案根据患者的卒中风险评估决定。(I级)
6. 长期抗心律失常药物(AADs)的建议:
推荐胺碘酮应用于所有房颤患者,但考虑心外毒性,应优先选择其他AAD。(I级)
接受索他洛尔治疗的房颤患者中,建议密切监测QT间期、血钾水平、CrCl和其他致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I级)
7. 生活方式管理及合并疾病管理:
建议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房颤筛查,合并高血压的房颤患者,强调血压控制,以减少房颤复发、卒中及出血风险(I级)。下调对体育锻炼的推荐等级(IIa),适当体育锻炼可预防房颤,但过度可能诱发房颤;优化OSA管理减少房颤的发病及复发(IIb)。
8. 颅内出血(ICH)后的房颤卒中预防建议:
有缺血性卒中高风险患者优先考虑应用NOAC,创伤相关及急性自发性ICH患者抗凝前应请神经内科会诊。
9. 外科手术后房颤:
对于有卒中风险的术后房颤患者进行长期抗凝治疗的对推荐等级由IIa调整为IIb。
2020 ESC非ST段抬高型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指南
本次新指南更新了对于NSTE-ACS的诊断路径推荐,评估BNP/NT-proBNP来预后,首次建议进行影像学检查来确定如心脏血管破裂的其他病因。推荐对于PCI治疗的患者抗栓治疗首选普拉格雷。本次指南修订了早期侵入性策略的风险分层、高出血风险、极高和高缺血风险的定义。
本次更新与2015版对比:
1. 诊断方面:
如有效的hs-cTn检测法可行,可以考虑应用在0 h和3 h血样进行快速纳入和排除方案。(IIa)
当CAD可能性为低到中度,且心肌肌钙蛋白和/或ECG正常或不确定时,建议使用CCTA作为排除ACS的有创血管造影术的替代方法。(I级)
对于低心律失常风险的NSTEMI患者,推荐进行≤24h的心律监测或PCI治疗。(I级)
对于心律失常风险升高的NSTEMI患者,建议进行>24h的心律监测。(I级)
2. 风险评估:
应考虑使用GRACE危险评分模型来评估预后。(IIa)
3. 药物治疗:
比伐卢定可作为UFH的替代选择。(IIb)
-
对于缺血事件高风险、重大出血或危及生命的出血风险未增加的患者,应考虑在使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增加第二种抗栓药物以进行长期二级预防。(IIa)
2020 ESC运动心脏病学和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体育锻炼指南
这是全球首部关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运动和体育锻炼指南。如同胡大一教授一直强调的五大处方之一——运动处方,现代人越来越多的意识到,合适的体育锻炼,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风险,是CVD患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正确的运动可能触发CVD事件,为确保CVD患者能进行更安全的体育锻炼,本次指南基于现有的最新研究,结合专家组成员的丰富经验,借鉴现有的ESC指南,对CVD患者进行调查、风险评估与管理,以帮助临床医师制定运动计划或提供运动建议。
本次指南要点:
1、在参加休闲和竞技运动前进行心血管疾病(CVD)筛查,旨在发现心源性猝死(SCD)相关疾病,并个体化管理制定运动方案降低CVD风险。
2、成人和老年运动员的心血管疾病筛查应重点围绕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进行,包括CVD危险因素评估和运动负荷试验。CAC评分可在有中度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的无症状运动员中进行。
3、与所有年龄段的健康成年人一样,心脏病患者应该多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锻炼。(中等强度为心率和呼吸频率增加,但仍能进行交谈。)
4、患有CAD但评估其因运动诱发不良事件的风险较低的患者,应被视为适合参加竞技或休闲运动。。
5、不建议运动诱发不良事件风险较高或有残余缺血的CAD患者进行竞技运动,个别低强度运动除外。
6、运动可以提高心衰(HF)患者运动耐受性和生活质量,对全因死亡和因心衰死亡、全因住院和因心衰住院均有一定改善。
7、无症状的轻度瓣膜性心脏病患者可以参加所有体育运动,包括竞技体育运动。
8、无症状的中度瓣膜疾病患者,如具有良好的瓣膜功能,最大运动负荷试验中无心肌缺血、复杂心律失常或血流动力学损害的证据,可在与心脏病专家仔细讨论后考虑参加竞技运动。
9、实施包括运动在内的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降低主动脉疾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和死亡率。
10、急性心肌炎/心包炎患者在活动性炎症期应避免所有运动。
11、对希望参加运动的心肌病、心肌炎或心包炎的患者,应该进行包括进行运动试验在内的综合评估,以评估运动诱发心律失常的风险。
12、基因型阳性/表型阴性,或有轻度心肌病表型但无症状或任何危险因素的个体,可以参加竞技体育活动。但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患者是个例,应避免高强度的运动和竞技运动。
13、心律失常患者的运动管理有三原则:① 在运动过程中预防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②进行症状管理,选择合适的运动;③ 防止运动诱发的心律失常的进展。
14、所有患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运动员应排除预激,如果存在,建议对旁路进行消融。
15、对于希望参加运动的室性早搏(PVCs)患者,必须排除潜在的结构性或家族性心律失常,如果存在,运动可能会引发更多的恶性心律失常。
16、由于基因型、表现型、潜在因素和运动之间的复杂相互关系,具有遗传性离子电流异常(如遗传性离子通道病)的运动员需与心脏遗传学专家一起进行评估,共同制定运动方案。
17、心脏起搏器不是运动禁忌,但应根据潜在疾病来调整运动方案。
18、可以考虑让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患者参加休闲或竞技运动,但运动期间可能出现不适当放电,需与临床医生共同决策并制定个性化的方案。
19、应该鼓励冠心病患者运动,并应给出个性化的运动处方。
不同运动的类型及强度↓↓
2020 ESC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指南
90%以上先天性心脏病婴儿能够存活到成年。因此,目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成年人比儿童更多。而先心病导致这部分患有慢性终身疾病的成年人难以正常的运动、工作,甚至社交,影响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2020 ESC成人先天性心脏病(ACHD)管理指南》指出,应该让他们拥有过上正常生活机会。
指南命名了成人先天性心脏(ACHD)并提出ACHD中心的人员配备要求。规定了何时以及如何诊断并发症。包括主动监测心律失常,心脏成像和血液检测,以检测心脏功能问题。
指南对于如何及何时治疗并发症提供了详细的建议。如肺动脉高压提出了更具体的建议。根据妊娠指南对于高危妊娠妇女进行了分类。
心律失常是疾病和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指南强调正确和及时转诊到专业治疗中心的重要性,抗凝剂的使用推荐,还列出了什么时候应该考虑特殊的治疗方法,如消融。
对于心脏缺陷,新加入了导管治疗建议,应该由成人先天性心脏病专家在多学科团队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