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听诊区
M:二尖瓣区;A:主动脉瓣区;E:主动脉第二听诊区;
P:肺动脉瓣区;T:三尖瓣区
③主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
④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在胸骨左缘第3肋间,又称Erb区;
⑤三尖瓣区:在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4、5肋间。
注意:心脏结构和位置发生改变时,需根据心脏结构改变的特点和血流的方向,适当移动听诊部位和扩大听诊范围。
听诊顺序
逆时针方向依次听诊:
心尖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
听诊内容
包括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和心包摩擦音。
1
心率
凡成人心率超过100次/分,婴幼儿心率超过150次/分称为心动过速。心率低于60次/分称为心动过缓。
2
心律
听诊所能发现的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有期前收缩(包括二联律、三联律)和心房颤动。
3
心音
(1)正常心音
按心动周期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可依次为第一心音(S1)、第二心音(S2)、第三心音(S3)和第四心音(S4)。通常情况下,只能听到第一、第二心音;第三心音可在部分青少年中闻及;第四心音一般听不到,如听到第四心音,属病理性。
心脏听诊要先判定第一和第二心音,由此才能进一步确定杂音或额外心音所处的心动周期时相。第一心音音调较低钝,强度较响,历时较长(持续约0.1s),与心尖搏动同时在心尖部最响;第二心音音调较高而脆,强度较S1弱,历时较短(约0.08s),不与心尖搏动同步,在心底部最响。
(2)心音强度改变
第一心音增强常见于二尖瓣狭窄、高热、贫血、甲亢;第一心音减弱常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以及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导致收缩力减弱;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见于心房颤动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第二心音增强常见于体循环阻力增高;第二心音减弱常见于低血压、主动脉瓣或肺动脉瓣狭窄等。
(3)心音分裂
第二心音分裂临床上较为常见,以肺动脉瓣区明显。通常分裂是第二心音分裂最为常见的类型,受呼吸影响,见于二尖瓣狭窄伴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也可见于左室射血时间缩短,使主动脉瓣关闭时间提前(如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等)。
4
额外心音
奔马律:是心肌严重损害的体征。
①舒张早期奔马律:最为常见,是病理性的S3,提示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常见于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重症心肌炎与扩张性心肌病等。
②舒张晚期奔马律:发生于S4出现的时间,为增强的S4,多见于阻力负荷过重引起心室肥厚的心脏病,如高血压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等。
③重叠型奔马律:为舒张早期和晚期奔马律在快速性心率或房室传导时间延长时在舒张中期重叠出现引起,使此额外音明显增强。
开瓣音
听诊特点为音调高、历时短促而响亮、清脆,呈拍击样,在心尖内侧较清楚。常位于第二心音后 0.05~0.06s,见于二尖瓣狭窄而瓣膜尚柔软时。
收缩早期喷射音(喀喇音)
为高频爆裂样声音,高调、短促而清脆,紧接于S1后约0.05~0.07s,在心底部听诊最清楚。
①肺动脉收缩期喷射音:在肺动脉瓣区最响,吸气时减弱,呼气时增强。见于肺动脉高压、原发性肺动脉扩张、轻中度肺动脉瓣狭窄和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疾病。
②主动脉收缩期喷射音:在主动脉瓣区听诊最响,可向心尖传导,不受呼吸影响。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瘤、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与主动脉缩窄等。
收缩中、晚期喀喇音
高调、短促、清脆,如关门落锁的Ka-Ta样声音,在心尖区及其稍内侧最清楚。常见于二尖瓣脱垂。
5
心脏杂音
(1)收缩期杂音
二尖瓣区:器质性主要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关闭不全等,杂音性质粗糙、吹风样、高调,强度≥3/6级,持续时间长,可占全收缩期,甚至遮盖S1,并向左腋下传导。
主动脉瓣区:器质性多见于各种病因的主动脉瓣狭窄。杂音为典型的喷射性收缩中期杂音,响亮而粗糙,递增递减型,向颈部传导,常伴有震颤,且A2减弱。
肺动脉瓣区:器质性见于肺动脉瓣狭窄,杂音呈典型的收缩中期杂音,喷射性、粗糙、强度≥3/6级,常伴有震颤且P2减弱。
三尖瓣区:器质性极少见,听诊特点与器质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类似,但不传至腋下,可伴颈静脉和肝脏收缩期搏动。
(2)舒张期杂音
二尖瓣区:器质性主要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的二尖瓣狭窄。听诊特点为心尖S1亢进,局限于心尖区的舒张中、晚期低调、隆隆样、递增型杂音,平卧或左侧卧位易闻及,常伴震颤。
主动脉瓣区:杂音呈舒张早期开始的递减型柔和叹气样的特点,常向胸骨左缘及心尖传导,于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前倾坐位、深呼气后暂停呼吸最清楚。主要见于各种原因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所致的器质性杂音。
肺动脉瓣区:杂音柔和、较局限、呈舒张期递减型、吹风样,于吸气末增强,常合并P2亢进,常见于二尖瓣狭窄伴明显肺动脉高压。
三尖瓣区:局限于胸骨左缘第4、5肋间,低调隆隆样,深吸气末杂音增强,见于三尖瓣狭窄,极为少见。
6
心包摩擦音
音质粗糙、高音调、搔抓样、比较表浅,类似纸张摩擦的声音。在心前区或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最响亮,坐位前倾及呼气末更明显。见于各种感染性心包炎,也可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尿毒症、心脏损伤后综合征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非感染性情况。
END
本文来源:心希望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