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血管性疾病的高罹患率问题日益突出,其死亡率目前居全因死亡的首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泛血管疾病”概念的提出,让临床医师从人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整体观去评估患者病情,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有了新思维。2019年4月26-28日在江西南昌召开的第二十二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CCIF 2019)上,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葛均波院士就泛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主题做了精彩演讲。
一、泛血管的由来
针对血管性疾病日益严峻的防控形势,国内外学者逐渐认识到单个疾病研究的局限性,开始着眼此类疾病的系统性(累及心、脑、肾及外周等多个脏器)及共性病理特征,从而探寻打开通向血管疾病真实世界之门的“金钥匙”。1990年国内学者曾提出“血管树”的概念,尝试运用系统生物学方法开展血管性疾病研究。国外学者于20世纪末及21世纪初提出“血管网络”的概念,2002年Lanzer和Topol学者基于国内外学者对血管性疾病的统一认知,首次提出“泛血管疾病”的概念。
二、泛血管疾病的概念与特征
泛血管指人体的血管系统,是动脉、静脉、淋巴管等所构成的一个复杂网络,是机体重要器官的“灌溉渠”和人体健康的“生命线”;泛血管疾病是以血管病变(其中95%为动脉粥样硬化)为共同病理特征,主要危害心、脑、肾、四肢及大动脉等重要器官的一组系统性血管疾病。泛血管疾病的特征还表现在血管疾病的系统性、血管病理共性特征及血管共同危险因素三方面,其共同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遗传、性别、肥胖、感染及免疫等方面。
三、泛血管疾病的诊断评估进展
高危易损斑块的早期识别对于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现有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包括靶向分子荧光成像、冠状动脉CT造影、磁共振、IVUS、OCT及血管内窥镜等,而血清学检查还没有一个很好的指标提示易损斑块。易损斑块的特征是纤维帽薄、脂质核较大及炎症反应增加(比如巨噬细胞、T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浸润),这就会伴随着体内一系列生化指标的变化,虽然研究显示这些变化可以提示不稳定斑块的存在,但却无法准确描述其所在部位,而确切的解剖定位易损斑块对于治疗非常重要。
影像学可以评估疾病发展的各个时期,从斑块破裂到血栓形成再到血管闭塞,最终导致心脏左室收缩功能受影响。近期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开展的全球首例uEXPLORER探索者全景PET-CT技术可在5分钟内检测患者全身血管情况,让合并多系统血管病变的患者在各个科室就诊时,其血管病变情况让对应医师一目了然。最新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仪(SERS)成像就是通过静脉注射靶向炎症分子的纳米粒子、纳米粒子标记拉曼光谱仪可检测的荧光物质,从而检测动脉斑块炎症反应。诊断泛血管疾病的新型影像学方法还包括OCT/IVUS整合导管成像、FLIm-IVUS融合导管成像、吲哚氰绿成像等,目的都是为了让泛血管疾病患者可同时显现全身病变血管部位、性质及程度。
四、泛血管疾病的风险预测进展
生物力学等在高危斑块形成和破裂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斑块上游肩部内皮低剪切力和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促进内皮功能障碍以及局部炎症;(2)单核细胞招募进入斑块并转化为M1巨噬细胞,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使纤维帽变薄;(3)同时存在高剪切力和薄纤维帽时(狭窄斑块上游肩部或非狭窄斑块内部)可导致斑块破裂。不良斑块特征(APS)主要包括低衰减斑块、正性重构、点状钙化、餐巾环征;不良血流动力学特征(AHC)主要包括:低FFRCT、高剪切力、高轴向应力等。
泛血管疾病的固体力学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起作用:(1)血压和血流作用于血管使其发生变形。比较各种力时,需要使用面积校正,每单位面积的受力表达为N/m2或者Pa。血压产生于垂直于血管壁的力,圆柱体形血管被环形牵拉,产生周向应力。(2)相反,由于血流相对血管运动产生的力平行于内皮,其剪切形变,称为剪切力,剪切力数量级较小,主要通过激活机械敏感的受体及信号通路起作用。在流体力学或固体力学与斑块进展区域,剪切力越低,斑块负荷越大;剪切力与坏死核心变化无关,但较高的斑块结构应力与坏死核心增加相关。在斑块消退区域,低剪切力可致斑块负荷轻度降低,纤维脂肪组织轻度减少,坏死核心面积明显减少;高斑块结构应力可致坏死核心面积轻度减小,纤维脂肪组织明显减少。
五、泛血管疾病的治疗进展
泛血管疾病的治疗应从实践应用出发,包括通过血管周围脂肪衰竭指数对心血管事件的有效预测,及人工智能(AI)辅助预测斑块进展等联合医学、生物科学、信息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学科共同参与、通力协作,坚持运用系统生物学理念和手段,尝试开展远程支架术、血管内振波碎石技术治疗严重钙化病变等从不同层面探索泛血管疾病的有效预防与治疗策略,进一步推动我国泛血管医学学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