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明教授首先提到,导管消融已从实验程序演变为症状性房颤患者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指南推荐导管消融术可作为部分房颤患者的一线治疗。2010年~2016年我国房颤消融手术量持续快速增加,年增长率为13.2%~17.5%,2017年我国房颤消融患者人数超过3.6万例,导管消融已成为阵发性房颤的一线疗法。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房颤导管消融后常见的并发症,卒中预防是房颤管理的主旋律。2017 HRS/EHRA/ECAS房颤专家共识推荐,不论消融成功与否,应根据患者卒中风险给予抗凝(I,C)。对于出血风险和卒中风险都比较高的房颤患者,抗凝治疗应在降低卒中风险和不明显增加出血风险之间找到平衡,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相对华法林更有优势,安全性更好,且特异性逆转剂的存在提供了更多安全保障,有备无患。
马长生教授指出,美国指南和大多数欧洲指南都推荐,在房颤成功消融后,CHA2DS2-VASc评分≥2的男性或≥3的女性房颤患者应长期接受抗凝治疗。但对中国患者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临床实践中有很多恢复窦性心律的患者都停用了抗凝治疗。实际上,即使导管消融可能不减少抗凝治疗,但恢复窦性心律本身就意味着卒中的大幅度减少,可以改善症状,改善预后。最新国际指南对左心耳封堵的推荐仍然很谨慎,还需要更多研究证实其价值如何。未来的治疗会越来越精细,可能包含患者的各项指标,能够更好地预测患者的预后和选择治疗策略,实现精准医疗。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及其拮抗剂的临床应用使得我们在消融围术期可不再停用抗凝药物,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卒中发生风险。
曹克将教授指出,其最近即将发表的综述显示,目前国内外所有相关指南都推荐,在房颤患者消融治疗后,无论导管消融是否成功,术后两个月都要给予抗凝治疗。但何谓成功消融还存在一些争议,消融后还可能存在沉默性房颤。另外,房颤消融复律只是心电生理的恢复,可能并不意味着功能如左心房功能的恢复。2019 AHA/ACC/HRS房颤管理指南更新回避了房颤成功消融后是否需要抗凝治疗这个问题,推荐根据CHA2DS2-VASc评分决定是否需要长期抗凝。同时该指南没有提高左心耳封堵的推荐等级,提示其不能代替抗凝治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展新的大型的设计科学的研究或许有助于我们找到更合适的指标来确定消融成功后需要长期抗凝治疗的患者。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与华法林相比,新型口服抗凝药出血风险少,致死性出血风险更少,医生在应用时会更为放心。
来源:心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