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是介入治疗中较为棘手的问题。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李牧蔚等应用血管内超声评估的研究表明,“L-sandwich”术式治疗真性分叉病变安全可行,还可作为主支支架分支单纯药物涂层球囊(DCB)策略后分支严重夹层的补救措施。
与主支支架分支单纯DCB相比,“L-sandwich”术式分支管腔获得面积更大,且更安全。与双支架术式对比,分支晚期管腔丢失更少,且手术时间更短,对比剂用量更少。
“L-sandwich”术式,具体操作为使用刻痕球囊充分预处理分支血管及开口,之后分支口以远3 mm及主支分别置入支架,交换导丝后,非顺应性球囊分别对两个支架进行充分后扩张,然后在分支口置入DCB。
研究中,研究者将入选的99例冠状动脉真分叉病变(medina分型:1.1.1)患者随机分为“L-sandwich”术式组(n=33)、双支架术式组(n=32)和主支药物洗脱支架(DES)分支单纯DCB组(n=34)。所有患者术中及复查均使用IVUS评估。
主支DES分支单纯DCB组有5例因分支血管术中出现血肿或严重夹层改为“L-sandwich”术式组,最终“L-sandwich”术式组、双支架术式组与主支DES分支单纯DCB组的患者分别纳入38例、32例与29例。
随访12个月时,“L-sandwich”术式组、双支架术式组和主支DES分支单纯DCB组患者主支血管的晚期管腔面积丢失(LLAL)、分支血管体部的LLA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支血管开口LLAL双支架术式组最大,“L-sandwich”术式组最小。
三组主支血管MLA相似,分支血管开口的最小管腔面积(MLA)双支架术式组最大,主支DES分支单纯DCB组最小,分支血管体部MLA“L-sandwich”术式组与双支架术式组类似,主支DES分支单纯DCB组最小。
双支架术式组中2例患者行靶血管重建,其他组患者均无MACE发生(P=0.118)。
研究者指出,“L-sandwich”术式与双支架术式相比,避免了主支多层支架的覆盖及分支开口位置支架贴壁不良或膨胀不全的情况,减少了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服药时间及分支口血栓及再狭窄的发生率。
此外,“L-sandwich”术式操作更加简单,学习周期短,易于普及。
不过,“L-sandwich”术式较双支架术式会增加1个DCB的使用,与主支DES分支单纯DCB相比要多置入1个DES,相对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来源:李牧蔚, 聂铭, 郭权, 等. 血管内超声评估“L-sandwich”术式在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疗效——一项概念验证性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 2024, 39(6): 547-553.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4.06.003
-END-
声明:本文转载于<中国循环杂志>,以上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