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中倾斜第三磨牙
第Ⅰ类 第Ⅱ类 第Ⅲ类
手术的难易程度主要取决于骨的因素。手术的难度随埋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第Ⅰ、Ⅱ及第Ⅲ类阻生牙与第二磨牙和下颌升支之间的距离相对应。
1.以阻生牙远中的釉骨质文界处为参照估计其最大埋伏深度;
2.用装在机头上的圆钻解除远中骨阻力,显露出阻生牙的(牙合)面,然后用同样的圆钻解除牙冠最大周径以上的横向骨阻力;
3.使用纺锤形的车针朝向埋伏最深的区域(远中面的颈部)切割牙冠;
4.用合适的牙挺能顺利地挺裂牙冠井挺出牙片;
5.用装在反角机头上的纺锤形的车针分根;
6.先取出近中根,然后往远中方向取出远中根
全颌曲面断层×线片。切割牙冠时应经过阻生牙远中面的牙颈部的釉牙骨质交界处。
下颌升支前缘的骨吸收区有利于牙片的取出。
去除颊侧部分骨阻力后,用装在反角机头上的纺锤形车针切割牙冠。用柔韧的小拉钩保护舌侧的黏骨膜(及舌神经)。
该病例也可以不切割牙冠而拔除。拔牙时,去除了牙根间隔。
上颌第三磨牙:检查与拔除
上颌阻生第三磨牙的主要位置分类。远中倾斜与该牙在上颌结节内正常的萌出路径有关 。
手术方法
为了获得到上颌结节较好的手术入路需要翻起较大的黏骨膜瓣。
-
若术区暴露充分,在第二磨牙后的颊侧去骨前应将黏骨膜瓣翻起,这样可以较好地控制术中的出血。 -
若采用适当的拉钩,如大而薄且柔韧性好的拉钩,能更好地保护黏骨膜瓣。 -
术者应根据手术的不同阶段,控制好不同设计的黏骨膜瓣的位置。拉钩的顶端拉向术区上方的骨面。
1.磨牙后切口
2.前庭沟延长切口
-
右上颌第三磨牙阻生,C分类伴轻度近中倾斜。牙囊组织的增厚有利于阻生牙的脱位。第二磨牙的牙槽窝骨壁未发生吸收。由于牙根已基本发育完成,故牙无法继续萌出。通过×线照片无法判断腭根存在与否。注意阻生牙于上颌窦之间的关系 。 -
将磨牙后切口起点的位置稍偏向颊侧,可以更容易地翻起黏骨膜瓣。若术者认为不需要大量去骨的话,则不必做垂直切口,但术中如果需要也可再补作该切口 。
-
翻起磨牙间的龈乳头后,再用钝的牙挺从前往后得翻起龈边缘,在翻起黏骨膜瓣时要格外小心(注意不要使其撕裂)。骨壁由于牙囊组织增厚的缘故而变薄。显露牙冠的过程较为顺利。 -
根分叉的存在且牙根基本发育完成就有可能意味这不可预料的术中并发症。尽管牙冠已有一定的松动度,但阻生牙仍无法脱位。为避免牙脱位时引起上颔结节的骨折,故需要去除更多的远中骨质 。
3垂直切口(可选)
牙冠最大周径应允分显露以利于阻生牙的顺利脱位,否则易引起较大的骨压力而引起以下并发症:
1. 阻生牙断根
2. 上颌结节骨板折断
3. 阻生牙远中易位
-END-
声明:本文转自<口腔之声>,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违规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望大家理性判断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