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牙齿不仅仅是功能性修复,更在于实现与患者独特面部特征相协调的美学效果。
本案例中,一位年轻女性来到我们的诊所,表达了对其前牙桥体美观的不满。这些桥体是十年前为修复缺失的侧切牙而安装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对桥体的外观越来越不满意,尤其是它与自然微笑的美学不协调。以下是我们如何通过精心设计的外科和修复程序来改善她的微笑,最终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病例报告
图1: 这位年轻女性因对10年前安装的前牙桥体的美观效果不满意而前来就诊,该桥体用于修复缺失的侧切牙。
图2: 口腔检查显示患者存在侧切牙区域的露龈笑,我们告知她需要进行双侧手术治疗以改善美观。
图3: 术前外科治疗方案示意图。
图4: 手术后的情况。
图5: 在软组织完全愈合后,我们进行了 BOPT(生物导向预备技术)牙体预备,并进行口内扫描。
图6: BOPT 预备细节展示。
图7: 数日后,我们交付了两颗 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临时修复体。尽管颜色不完全匹配,但形态相对准确,仅需对22号牙进行轻微调整。一个月后,软组织稳定后,我们向技工室订制了最终修复体。
图8: 最终修复效果:采用 Aidite 公司的 3D Pro Zir 氧化锆单体冠,切端三分之一区域进行了轻微分层。为改善美观效果及减少颊侧黑三角(由 DT Rudi Picotti 和 Dental Team 负责),我们在两侧的颊面直接应用了少量复合树脂对形态进行了微调。
图9: 左侧修复后的侧视图。
图10: 右侧修复后的侧视图。
图11: 侧视图展示了修复体与嘴唇的良好融合关系。
图12: 修复后12小时拍摄的照片,显示了良好的色彩和形态匹配。
图13: 修复体与唇部的理想关系。
图14: 全脸视图展示了患者及我们团队对修复效果的高度满意。
图15: 术前与术后全脸微笑对比,清晰地展示了显著的改善效果。
经验总结
本案例展示了外科与修复学的多学科联合治疗如何在美学与功能上实现显著改善。通过处理龈笑问题并采用精准的修复技术,我们实现了与患者自然特征和谐融合的美学效果。患者对微笑的满意和自信的提升让我们感到欣慰。
通过细致的规划、对细节的关注以及团队的协作,我们将牙科治疗视为一门融合了艺术与科学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