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血压
1958~2022年,全国范围内的高血压患病率抽样调查表明,高血压患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表1)。2018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CCDRFS)调查显示,≥18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的加权率为27.5%,男性高于女性(30.8% vs. 24.2%)。
全国范围内的多项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水平调查研究显示,中国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呈上升趋势(表2)。
2020~2022 年,“中国居民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项目调查结果显示,≥18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1.6%,男性(36.8%)高于女性(26.3%),农村(33.7%)高于城市(29.1%)。
2019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显示,儿童及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为13.0%,女生高于男生(13.2% vs. 12.7%),农村高于城市(14.1% vs. 11.9%),且总体呈现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的趋势。
CHNS研究调查显示,高血压年龄标化发病率从1993~1997年的40.8/千人年增加至2011~2015年的48.6/千人年。
CCDRFS全国6次调查数据显示,2004~2018年中国18~69岁成人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呈上升趋势(图10)。2020~2022年,“中国居民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 ”项目调查结果显示,≥18岁居民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43.3%、38.7%和12.9%。
图10 2004~2018年中国18~69岁成人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变化趋势
CHNS研究结果显示,中国≥18岁成人血压正常高值年龄标化检出率从1991年的30.1%增加到2015年的43.1%。中国高血压调查(CHS)发现,2012~2015年中国≥18岁成人血压正常高值检出粗率为39.1%,加权率为41.3%,估计全国有血压正常高值人数4.35亿。CHS 结果显示,人群收缩压加权值为126.1 mmHg,舒张压加权值为76.0 mmHg。
基于中国老年人的DECIDE-Salt研究显示,使用富钾低钠盐(代盐)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的血压,并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代盐可增加高钾血症发生率,但并不增加不良临床结局。
1990~2017年中国及其各省死亡率、发病率和危险因素研究发现,高收缩压是死亡和DALY的四大主要危险因素之一。2017年,高收缩压导致254万人死亡,其中95.7%死于心血管病。
2005~2018年中国及其各省归因于高收缩压的心血管病负担研究发现,高收缩压导致的心血管病死亡人数呈持续上升趋势,从2005年的198万增至2018年的267万,心血管病相关寿命损失年(YLL)也持续上升,由2005年的4014万人年增至2018年的4 816万人年。
2、血脂异常
2020~2022年,“中国居民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 ”项目调查结果显示,≥18岁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8.1%,男性(46.1%)高于女性(29.6%),城市(38.9%)高于农村(37.4%)。
我国成年居民血脂异常的主要类型是低HDL-C血症和高TG血症(图11)。
图11 中国成人各种血脂异常的患病率
非传染性疾病危险因素协作组研究显示,1980年中国是全球平均非HDL-C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而到2018年已达到甚至超过许多高收入西方国家。
2017年,中国人群高LDL-C归因死亡率为61.08/10万,高LDL-C造成的DALY为1 816.21万人年。高LDL-C对冠心病和脑卒中疾病负担的归因危险百分比分别达到41.9%和9.6%。
2020~2022年,“中国居民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项目分析结果显示,我国≥18岁居民血脂异常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11.7%、10.1%和4.8%,与2010年中国慢性病监测项目(知晓率10.93%、治疗率6.84%、控制率3.53%)相比有所升高。
China-HEART 研究显示,在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高危者中,LDL-C<2.6 mmol/L的达标率为42.9%,未达标者治疗率仅4.5%;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极高危者中,LDL-C<1.8 mmol/L的达标率为26.6%,治疗率14.1%、LDL-C治疗达标率为44.8%。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患者为终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高危人群,China-PEACE MPP项目显示,该人群中LDL-C治疗率仅18.1%,无1例患者LDL-C<1.8 mmol/L。
中国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改善(CCC)项目显示,再发ACS患者入院时的降脂治疗率为50.8%,LDL-C达标(<1.8 mmol/L)率为36.1%。
China-HEART队列对未能达到相应LDL-C目标的人群将需要降脂治疗强化模拟显示,使用阿托伐他汀20 mg可使超过99%的低中风险人群达到LDL-C目标;11.3%的高风险和24.5%的极高风险人群仍需要额外的非他汀类药物治疗。额外使用依折麦布后,仍有4.8%的高风险和11.3%的极高风险人群需要依洛尤单抗;这两组99%的患者在使用依洛尤单抗后可以达到LDL-C目标。
3、糖尿病
中国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增长趋势显著(图12)。
2015~2017年,依据WHO诊断标准,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2%,糖尿病前期检出率为35.2%。如采用美国糖尿病学会诊断标准,糖尿病患病率为12.8%,其中既往确诊糖尿病患病率为6.0%,新诊断糖尿病患病率为6.8%,估计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数为1.298亿。2017年调查显示,中国糖尿病知晓率为43.3%,治疗率为49.0%,控制率为49.4%。
图12 1980~2017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调查结果
4、慢性肾脏病
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全国第6次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 ”项目显示,在≥18岁成人中,白蛋白尿和肾功能受损的患病率分别为6.7%和2.2%,慢性肾脏病的总患病率为8.2%,较2009~2010年的10.8%有所下降。
根据中国肾脏网络(CK-NET)年报,2016年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中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及梗阻性肾病的占比分别为26.7%、21.4%及16.0%,均高于慢性肾小球肾炎(14.4%)。
2015~2019 年,“心血管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调查显示,晨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30 mg/g的患病率为8.75%,其中30~300 mg/g者占比为7.38%、UACR≥ 300 mg/g者占比为1.37%。
5、睡眠因素
2019年调查发现,中国15 岁以上居民中睡眠困难的年龄标化患病率为21.25%。其中,90.27%存在入睡困难,75.70%存在睡眠中断或早醒。2020年,一项Meta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中睡眠困难的患病率为52.5%,远高于健康对照者(32.5%)。
6、心理因素
2012年,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抑郁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6.8%,12个月患病率为3.6%;焦虑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7.6%,12个月患病率为5.0%。
2021年一项全国性研究显示,心衰患者中抑郁和焦虑症状的患病率分别为12.0%和9.1%,脑卒中患者中分别为10.9%和7.9%。合并≥3种心血管病的女性中抑郁、焦虑症状的患病率分别为9.7%和7.3%,男性中分别为6.3%和3.5%。
2022年CKB研究发现,惊恐发作增加新发心血管病(HR=1.08)、缺血性心脏病(HR =1.10)、 出血性脑卒中(HR=1.20)和缺血性脑卒中(HR=1.20)风险。持续焦虑与新发心血管病(HR=1.12)和缺血性心脏病(HR=1.21)风险呈正相关。
7、环境因素
GBD数据显示,影响我国人群健康的前两个环境因素为空气污染和非适宜温度。2019年非适宜温度导致心血管病超额死亡人数为40万人,与PM2.5暴露相关的心血管病超额死亡人数为114.0万人。
2000~2016年中国归因于PM2.5污染导致的死亡人数达3 080万,自2013年以来,中国每年PM2.5暴露导致的总死亡人数呈逐渐下降趋势。
《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218个城市室外空气质量达标,达标率为64.3%,比2020年上升了3.5%,6种主要大气污染物(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水平均比 2020 年下降(图13)。
图13 2013~2022年6种主要大气污染物变化趋势
研究发现,夏季高温事件与心血管病超额死亡升高12.95%相关,热浪相关总心血管病和冠心病死亡风险分别增加14%和13%。与阈值温度(人群死亡率最低的温度)22.8℃相比,低温寒潮暴露时心血管病死亡风险增加92%。在中国15个城市进行的病例对照研究发现,15.8%的心血管病死亡归因于低温。
一项基于中国22.6万名城市居民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使用固体燃料做饭显著增加居民的心肺系统疾病和全因死亡风险。另有研究发现,使用清洁能源和炉灶升级能降低居民心肺系统疾病导致过早死亡的风险。
CHS亚队列数据显示,与使用清洁燃料取暖的居民相比,使用固体燃料取暖者脑卒中和全因死亡风险分别增加44%和55%。
来源: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概要[J]. 中国循环杂志, 2024, 39(7): 625-660.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4.07.001
声明:本文转载于<中国循环杂志>,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违规,请立即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