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enis脊柱“三柱理论”(1983年)
前柱:前纵韧带,椎体前1/2及椎间盘前部;
中柱:后纵韧带,椎体后1/2及椎间盘后部;
后柱:黄韧带、棘间韧带、椎间小关节及椎弓。
1984年,Ferguson改良了Denis的三柱理论,将椎体前2/3均归于前柱,累及中柱的脊柱骨折被认为是不稳定的。
2. 髋臼骨折“三柱理论”(2019年)
髋臼骨折的“三柱理论”成果由张英泽院士团队在2019年发表于JBJS期刊,传统髋臼骨折主要采用Judet-Letournel分型,该分型将髋臼骨折分为“简单骨折”与“复杂骨折”共计10种类型,记忆复杂,部分分型间鉴别困难。
髋臼“三柱理论”将组成髋臼的髂骨、坐骨与耻骨称为髋臼的“顶柱”、“后柱”与“前柱”,各柱之间的薄弱区称为“壁”,共计三柱、四壁。
依据“三柱理论”,将髋臼骨折分为单柱骨折(A型)、双柱骨折(B型)及三柱骨折(C型)三种类型,各型细分亚型:
3. 桡骨远端“三柱理论”(1996年)
内侧柱:包括尺骨茎突、尺骨头,TFCC及三角骨;
中间柱:桡骨乙状切迹、月骨窝及桡骨内侧半;
外侧柱:桡骨茎突、桡骨外侧半及桡骨舟状骨窝。
桡骨远端“三柱理论”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柱固定内植物及内固定方法均依此。
4. 胫骨平台“三柱理论”(2010年)
胫骨平台“三柱理论”。O点为胫骨平台中心;A为胫骨结节;C点为腓骨头前缘;D点为胫骨后内侧嵴。将AO、BO、CO连线为界,将胫骨平台分为内侧柱、外侧柱及后柱。
5. 中足“三柱理论”(1986年)
1986年,Myserson提出了中足的“三柱理论”,在理解足部的功能解剖及指导足部损伤的治疗方案上具有重要意义。即:
中间柱:中间、外侧楔骨+第2/3跖骨;
外侧柱:骰骨+第4/5跖骨。
外侧柱在矢状位上活动度较大,可耐受较大程度的不稳定,越往内侧活动度越低,第2跖列活动度最低,最为稳定。第1跖列具有一定的活动度。
中足“三柱理论”,自左往右依次为外侧柱、中间柱、内侧柱。
6. 胫骨远端“三柱理论”(谢鸣版,2009年)
该“三柱分型”先将胫骨远端梯形关节面前后部分为“前柱”与“后柱”,后将前柱分为“前外侧柱”与“前内侧柱”。
图来自:俞光荣 李春光 《Pilon骨折的手术入路与解剖》
7.踝关节“三柱理论”(王满宜版)
胫骨远端的“三柱理论”未将腓骨考虑在内,王满宜教授将踝关节骨性结构与韧带结构考虑在内,提出了踝关节的“三柱理论”。该三柱理论分为:
依据上述理论,可对累及不同柱的踝关节骨折进行相应的内固定治疗:
声明:本文转载于<骨科青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