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缤纷影像 ,作者Mr.xi
 
.
 

 
 
胫腓前后韧带及骨间膜(一直延伸到腓骨头)显示的比较好的是踝关节MRI的轴位图像,下文将详细介绍以上提到的组织正常和异常在MRI上的显像。
 
 
 
 
 
 
  
  B:胫腓前韧带增厚,水肿,表现为部分撕裂即2级损伤。 
  
 
  
  C:胫腓前韧带增厚,可能有局灶性不连续性(箭头),即3级损伤(全层撕裂)。 
  
 
 
  
 
 
 
 
 下图这个病人是一个胫腓前韧带的全层撕裂(黄色箭头)。
 
   
   后踝的骨折(蓝色箭头)。 
  
 
   骨间膜周围可见水肿(白色箭头)。 
  
 
 
 
 
 
  
   
   急性损伤表现为水肿增厚,而陈旧性损伤则表现为瘢痕 
  形成和低信号。
 
  
   
   A有水肿和增厚(箭头),表明急性2级损伤。 
   
  
 
   B出现水肿和后部增厚,为急性2级损伤。胫腓前韧带 
   
   也增厚,但表现为低信号, 
   
   这是由于陈旧性损伤而形成的疤痕。 
   
  
   
   C陈旧性损伤所致疤痕组织,这也可能是后方撞击的原因之一。 
   
  
 
 
 
 
  
 1、前距腓韧带(ATFL),踝关节最常受伤的韧带。
 
 2、跟腓韧带(CFL)
 
 3、后距腓韧带(PTFL)
 
 
 
 
 
   
       
   
     
   
   前距腓韧带(ATFL)损伤 
  
 
   
   左边的病人在ATFL韧带周围有轻微的水肿,而韧带本身看起来正常(1级)。 
  
 
   中间 
  的病人ATFL有增厚和结构扭曲,代表部分撕裂(2级)。
 
   
   右侧的病人ATFL完全撕裂(3级)。 
  
 
 
 
 
 
 亮边征
 
   该征为高信号的细线状带,是3级撕裂时骨质的小撕脱所致。 
  
 
   
   下图是一个3级的ATFL撕裂,一个明亮的细线(箭头)。 
  
 
 
 
 
 
 跟腓韧带(CFL)
 
   
   CFL从腓骨远端至跟骨外侧,在冠状位图像上最好观察。 
  孤立性的CFL损伤是罕见的,大多数情况下,ATFL也会受伤。
 
 
 
 
 
   
   后距腓韧带(PTFL) 
  
 
  
 孤立性损伤非常罕见的。下图是一个正常的PTFL和一个2级的损伤。注意,还有一个
 
  
  
  
  
 三角韧带或内侧韧带更难评估,三角韧带在冠状面的评价最好。其深层连接内踝下缘与距骨内侧,这些纤维与脂肪组织交织在一起,使其在MR上呈条纹状。其浅层与舟状骨前部连接,在内踝的插入处,它与内踝的骨膜和屈肌支持带混合。
 
   
   下图显示三角韧带深层的损伤。 
   
   1级和2级损伤很难区分,因为水肿会模糊正常的条纹结构 
  。右边的图像显示了纤维的不连续性,是三级撕裂。 
  
  
  
 下图A显示深三角韧带轻度损伤。B和C明显显示纤维断裂,所以这是三级损伤。注意,在所有情况下,ATFL都会受到额外的伤害。
 
 
 
 
 
   
   在下图,我们可以识别三角韧带与内踝骨膜和屈肌支持带之间的密切关系。 
  
 
 中图三角韧带损伤,骨膜分离或“骨膜剥脱”。此外,屈肌支持带增厚。
 
   
   右侧的图像上,由于慢性损伤,三角韧带增厚,信号强度低。 
   
   注意骨膜和屈指支持带也增厚。 
  骨膜增厚是陈旧性三角韧带损伤的常见表现。
 
 
 
 
 
  
   
   是一个厚厚的腱膜,支撑足底侧的弓, 
   
   它从跟骨的结节到跖骨的头。 
  
 
   
   足底筋膜炎是运动员足跟疼痛最常见的原因,是一种涉及足底腱膜和筋膜周围结构的炎症。 
  
 
   MRI可显示足底筋膜插入跟骨处周围水肿及骨刺。 
   
   当病人治疗后,水肿会消失,但骨刺仍然存在。 
  因此,不管有无症状的患者,都可以看到X线上有骨刺。
 
 
 
 
 
 声明:本文来源缤纷影像,仅为交流学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望大家理性判断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