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诊断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对于肺内周边型病变,用常用的检查方法不能确诊时,经皮肺穿刺活检则有较大的帮助,对于晚期不能手术的肺癌患者,在选择放疗和化疗前,为获得病理类型诊断,经皮肺穿刺活检亦有较大的作用。
2)既往无恶性疾病史的多发肺部结节,或已知恶性疾病史,但经治疗却不消散的结节。
3)持续存在、治疗后吸收欠佳的肺部浸润性病灶。
4)胸膜及纵隔病变。
1)根据病灶在胸部影像学上的表现可设定顺畅的进针轨道,穿刺结节大小无明显限制。
2)经皮肺穿刺活检依赖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影像科定位及病理科检测的敏感性。
3)建议操作科室(呼吸内科或肿瘤科等)、影像科及病理科多学科联合制定。
暂无绝对禁忌证,但并发症风险大或无法耐受检查者不建议行穿刺活检。目前认为禁忌有:
3)严重肺气肿、气胸、设定的穿刺针道上有肺大泡、肺囊肿等可能增加气胸风险,或患者可能无法耐受穿刺后气胸者。
4)肺心病、肺动脉高压、肺血管性病变、严重高血压未控制者。
7)某些药物如抗凝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会增加出血风险。
8)建议在穿刺前停用药物一周,华法林则停用至凝血正常。
9)建议操作者在穿刺前明确患者的适应证及操作的可行性,充分评估利弊,将穿刺风险降至最低。
两种方法在诊断敏感性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但CNB能获取更多的组织学标本,能进行进一步的分子检测,帮助明确肿瘤亚型及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1)在患者可耐受、病灶穿刺无明显风险的情况下,建议选择CNB。
2)若病灶较小,邻近大血管、心脏等,或病灶内存在明显血管,则考虑FNA更加安全。
3)ROSE可判断获取标本是否足够与合适,标本如何进一步处理,甚至立即获得初步诊断。
1)CNB通常选用切割针或共轴系统的穿刺针来进行切割活检。
2)利用穿刺枪先后快速弹射,穿刺针的切割槽与外套针之间切割组织,并留在槽中,相对于单一的穿刺针而言,共轴系统的穿刺针可减少穿刺胸膜的次数,易于定位,防止空气进入胸膜腔等。
3)采用何种穿刺针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病灶大小、预设针道轨迹、并发症、本医疗机构病理学诊断所需的量以及操作者个人经验等。
最常见的发症,发生率为0~60%,多数可在穿刺后CT扫描时发现。
影响因素包括:病灶大小、距离胸膜的距离、是否存在肺气肿、多次定位及反复穿刺、穿刺针与胸膜间的角度等。
有明显胸闷、胸痛症状者、肺压缩大于30%者、短时间内气胸进展迅速者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是第二大常见的并发症,常见症状为咯血和胸痛主要受病灶内血管、病灶周围血管、穿刺路径是否经过血管、病灶距离胸膜的距离、病灶本身的性质(肺实变、间质性病变及空腔性病变)影响咯血较多时需患侧卧位、吸氧,安慰患者,鼓励其咳出血液,绝对卧床,使用止血药,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
若引起大咯血,且内科治疗效果欠佳时需考虑介入栓塞治疗。
1)患者精神紧张、反复穿刺、麻醉不充分引起疼痛是重要原因,若出现胸膜反应,建议停止操作,予以吸氧并平卧休息。
3)疼痛可能因穿刺进针及切割后组织损伤所致、发热可能与出血吸收相关、建议对症支持治疗,必要时复查胸部CT排除感染可能。
5)操作时应注意防止穿入肺血管,每次穿刺后立即以针芯堵住套管针,必要时应用止咳药物避免术中出现剧烈咳嗽引起肺内压增高,以免空气进入血管。
1)有研究显示肿瘤针道转移发生率为1/10000。
2)拔针时针芯应插入套管内作为保护,以免活检获取物沿针道脱落。
4)有学者调查了5444例肺活检病例,总病死率为0.15%。
5)主要死亡原因是活检后大出血(如大咯血、大量的肺出血及严重的血胸)、心脑血管意外和空气栓塞。
1)优点:可实时监测、操作时间短、灵活性高、可避开大血管和重要脏器,同时能借助超声影像帮助鉴别肺不张与肿块。可在床边操作,且能避免患者暴露于X线下。
2)缺点:对病灶大小要求较高,对病灶及穿刺针位置的显示没有CT清晰,且超声探头在穿刺时需与穿刺针接触,具有一定的不便和污染风险。
(2)传统CT引导。
根据影像学提前设计进针路径,尽可能降低气胸和出血风险还可帮助区分病灶内的实质成分与坏死部分,从而增加穿刺成功率。
对无法直接进针穿刺的病灶,可能需多次进针,从而增加穿刺难度和时间。
1)充分告知患者穿刺的目的、意义、操作过程及可能的并发症,获得患者理解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分析、心电图、肺功能,用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禁忌证、心肺功能是否耐受肺穿刺检查以及耐受穿刺后并发症;建议穿刺前行胸部增强CT检查以排除血管性病变,明确病灶与血管的关系,同时根据胸部增强CT制定最佳进针及穿刺路径。
3)建立静脉通路,准备必要的止血药、吸氧装置和氧气等。对存在气胸风险较大者建议准备好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所需穿刺物品、水封瓶及注射器等。
4)咳嗽症状较明显者可考虑提前30min至1h服用强效止咳药如可卡因等进行镇咳。
1)体位的选择主要根据病变的位置及其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
2)多选用仰卧位和俯卧位。
3)若为避免进针过深、避开血管或较厚肌肉时可考虑侧卧位,但患者配合程度会相应下降,穿刺过程中体位可能会改变,建议后背垫枕以固定体位。
确定体位及指导呼吸:根据病灶位置选择穿刺体位体表标记和CT引导下定位:根据制定的进针路径,用胶布固定于病灶相应体表。
CT确定金属标记是否在相应病灶体表选择进针层面、相应进针点、进针角度、进针深度等。
穿刺活检:
若病灶偏大,并无明显增高的出血风险,则考虑多次取材,若病灶偏小,或穿刺后针道出血明显,可一次穿刺即可实际穿刺次数多根据病灶的特征、穿刺的难度、并发症的有无、标本的质量等而定有研究者认为至少穿刺2次为佳。
2)FNA则根据病灶大小、病灶周围的血管等来判断穿刺抽吸次数。
若病灶及周围组织相对安全,穿刺不良反应少,可考虑多次抽吸活检以获得足够的标本进行诊断。
若病灶较小或周围血管明显,则建议穿刺1 ~2次以减少穿刺不良反应的发生。
建议穿刺后即刻CT扫描,可观察出血量及有无气胸建议患者操作后绝对卧床24h,根据出血量和气胸情况,予以止血药物和吸氧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行心电监护。
组织标本建议行10%甲醛固定,FNA标本建议装至新柏氏液内,送进病理科进行相关检查。FNA时若进行ROSE可明显增高诊断的阳性率若标本暂时无法送至病理科,可考虑4℃放置过夜,尽快送至病理科以防止组织细胞降解。
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作者为邢丽娜,仅用于学习交流,转载需授权,如想观看原课程请至好医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