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第二十二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CCIF2019)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的刘红旭教授详细讲解了各种常用导丝的特点。

导丝的结构与性能

导丝是由推送杆、核芯、核芯锥体、头端、护套、涂层几种基本结构组成,所以不同的结构组合形成以下几种导丝的性质也有区别:
- 支撑力:垂直导丝用力使得导丝发生弯曲的力; 
- 顺应性:导丝本身随血管弯曲程度变化的能力; 
- 跟踪性:导丝沿血管解剖结构走行的能力; 
- 操控性: 从导丝近端到导丝尖端传递扭矩的能力 (目标是1:1 传导); 
- 触觉反馈:从导丝近端感受导丝头端接触物体及对物体性状的反馈; 
- 可视性:导丝局部不透放射线,利于导丝在体内的定位。 
不同的导丝性质有所不同,对于临床使用会带来不同的效果,来应对各种病变。简单来说,分为“硬的”、“刺的”以及“滑的”导丝。
核芯材质
不锈钢: 传统导丝核芯材质,较好的支撑性、推送力和扭控性

镍钛合金: 记忆金属,弹性好,防止导丝扭结,柔顺性和耐用性好

强化型不锈钢: 新型不锈钢材质,比传统不锈钢更强韧、耐用,操控性和跟踪性好

核芯直径
直径小:支持力↓,顺应性↑,跟踪性↑,拉直血管↓
直径大:支持力↑,顺应性↓,操控性↑,拉直血管↑

核芯锥体长度
短核芯椎体:支撑力↑,易发生下垂,用于较强支撑力的导丝设计

长核芯椎体:跟踪性↑,不易产生导丝下垂,多针对迂曲血管设计的导丝

流线型核芯锥体:支撑力↑,跟踪性得到一定优化

头端设计
Shaping Ribbon:增加柔软性,易于塑形

Core-to-tip:良好触觉反馈,易操控,头端较硬适于通过阻力较大病变

导丝结构
Shaping Ribbon 导丝结构

Core-to-Tip导丝结构

护套的设计
弹簧圈护套:良好触觉反馈,操控性较好,增强导丝可视性

聚合物护套:使导丝表面更光滑,减小通过阻力,提高跟踪性,但是操控性不如弹簧圈护套

所以,现在新的导丝设计将两种护套有效结合,给导丝带来不同的特性。

涂层
- 涂层使导丝表面更光滑,提高跟踪性; 
- 减少器械之间(球囊/导丝、支架/导丝等)的相互摩擦力。 
- 按物理性质不同分类: 
- 疏水涂层:抵制水分子形成“蜡状”表面;一般用于导丝的近段,操控性良好 ; 
- 亲水涂层:吸引水分子形成光滑的“凝胶状”表面;目前绝大多 数市售导丝产品的远段均为亲水涂层。通过性较好,所以操控性相对下降。 

工作导丝
BMW系列

最常用的基础导丝之一,目前已有3代导丝,2代导丝较1代稍软,3代头端硬度较1代稍硬,支撑力接近,但是因为头端设计不同,所以操控性较1代要好。
Runthrough NS导丝

Core-to-tip头端
镍钛合金材质
短核心锥体
一体杆导丝设计
在临床上的基础导丝之一。
BMW ELITE与Runthrough NS FLOPPY比较

BMW ELITE v.s Runthrough NS FLOPPY
VersaTurn导丝

Core-to-tip一体化头端设计,0.8g 头端硬度,镍钛合金材料核心。
与BMW3代结构接近,具有良好的操控性及通过性。
SION系列

目前广泛应用的一款导丝。
BMW ELITE 与SION / SION blue的比较

BMW ELITE v.s SION / SION blue
CTO导丝

Pilot系列导丝

最早期的CTO导丝,有3种类型,Pilot50非常软、滑,Pilot150比较硬,且滑,Pilot200更加硬,所以在临床应用要注意操作,小心穿透血管壁。
 
            
           Miracle系列导丝

Miracle3、Miracle6最为常用,在早期没有现在比较新型的导丝时代,Pilot、Miracle导丝是临床上非常基础和常用的导丝,Miracle导丝的前端是平斜的尖端(“刺的”导丝),所以在Pilot超滑导丝难以通过时,可用Miracle导丝刺破纤维帽,再用Pilot导丝通过,在临床上医生多两种导丝交替使用,应对各种CTO病变,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Fielder XT-A/R
 Fielder XT-A适用于探寻前向病变的纤维帽情况;
Fielder XT-A适用于探寻前向病变的纤维帽情况;
Fielder XT-R头端很软,所以顺应性和跟踪性非常好,多用于逆向。
SUOH03导丝


新型导丝,国内还未上市,头端更细更软,适用于更加狭窄的病变,在应用时要注意动作轻柔。
GAIA系列

头端硬度不同,在头端预置了45°角,所以在临床操控上要求很高,一般医生要逐步升级。
GAIA Next系列


在GAIA系列上进一步改进,在操控性上更好。
Conquest系列

本系列导丝不但硬,且头端非常尖,加之亲水涂层,所以又硬又滑。
Conquest Pro


临床应用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初学者慎用,避免出现危险。
导丝适用病变



滑的导丝适用于可以预见的微通道,纤维帽比较薄,或鼠尾形态,比较容易将导丝引导到病变部位。对于平口甚至难以找到开口,纤维帽比较厚等病变,应用尖端缠绕的导丝刺破纤维帽再去寻求微通道。这种病变较危险,且硬的导丝不宜操控,需要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在临床上,医生经常使用几种性质不同的导丝交替使用应对不同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