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与患者本是战友,共同面对的敌人是疾病。而现在,医患反倒好像成了敌人。伤医、杀医事件屡屡发生,医务人员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医患矛盾是医疗行为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一旦产生矛盾就是纠纷的苗头。如果沟通不当或不及时,极易火上浇油,加剧纠纷,轻则对簿公堂,重者会出现伤医事件。
解决医患矛盾离不开医疗制度的改革,离不开患者对医疗行为或疾病的正确认识,离不开职能部门对医闹的严厉打击,离不开医患双方的互相理解和充分沟通,前几条是外部环境,无们无能为力,只有最后一条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而有所改观。
其实,在日常诊疗过程中,绝大部分患者,绝大部分医生都是好的,很多摩擦是由于沟通不到位而产生误解所致。一些小的纠纷或矛盾,通过充分沟通,一般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工作中,我们无法选择患者,无法规定患者的行为,唯一能做的是加强自身的沟通能力,尽可能地有效化解纠纷。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充分说明“会说话”的重要性。
由于医务人员日常工作繁忙,没有充分的时间去跟患者及家属进行长谈细淡,因此一些小的疏忽或态度冷硬很容易被抓住“把柄”,或成为导火索。因此医务人员平时要注意自已的言行,防微杜渐。一旦出现纠纷苗头,要采取相应措施,尽力化解。
迅速将正在喊叫吵闹的患者以及家属带离现场
一个是让患者及家属感觉受重视,更是避免他们在现场触景生情,情绪更加恶劣。同时也避免影响其他患者。
让患者及家属充分诉说并倾听,尽快查明矛盾的根源。先站在对方地立场上分析问题。分析患者是故意找茬,还是我们工作中确实存在不足之处。
保持平和的态度,控制事态的稳定。待家属或患者倾诉完毕后,向患者讲明事情原委,如果中间存在误会,讲清事实后,一般患者都能理解(故意找茬者除外,这种人是极少数)。如果确实是医务人员本身存在问题应及时诚恳道歉并提出解决方案,表现出担当的态度,一般患者都会接受。如果患者不接受或难以沟通,可以请上级医生或领导出面,对方会觉得医院对此事很重视,有“被尊重”感,而且他们不是冲突的第一当事人,矛盾化解可能会更容易;另一方面,上级医生或领导处理这方面情况的经验可能会更丰富。
患者及家属情绪激动时,有时候不必立即针锋相对地强行争辩,否则对方会觉得你在强词夺理。在他倾诉时可以记下哪些地方说得不妥或不对,等说完了、发泄完了,你再一一详细阐述你的意见。肯定他说得对的地方,分析不对的地方,有条有理,不紧不慢。既勇于承担责任、不推诿,也不委曲求全。能解决的立刻解决,不能解决的说明理由。
当患者及家属发飙、狂暴、怒吼,砸东西的时候你该怎么办?
如果前期处理不当,引起患者及家属情绪失控的时候,她们可能使用污言秽语,会尖叫、怒吼、咆哮、还会歇斯底里。鉴于当前医疗环境,首先保证自身安全。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离开狭小地域,尽量到公共区域,有摄像头的地方,请在场同事或病房其他患者或家属劝解,做最坏打算。如果势态继续发展,迅速打电话通知安保部门到场、通知机关人员到场、向公安部门报警。然而后再努力控制现场局势。
另外在办公室会议室接待患者以及家属谈判的时候,最好能架上一台摄像机,实时录像,在震慑的同时可以留下资料,以免日后有嘴说不清,或某些人不认账。双方均取坐位,可以略高于对方,。尽量不要独自一人谈话。谈话时可以提供饮品,以示热情,有利于平复情绪,但最好不要提供开水,以防对方情绪激动,举杯泼洒导致烫伤。及时添水以示重视,可以增加对信任度,拉近距离。
医学是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在我国,大学缺乏人文教育,很多医生认为只要把病治好就行,从而忽视了交流,久而久之也就不善于交流和沟通了。有时候一句话能引起纠纷,一句话也能化解纠纷,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医患沟通,需要我们以诚相待,勇于担责,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希望各位能加强这方面的养成,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郭树章
骨科博士后
现任新疆总医院创伤骨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负责人,新疆医科大学研究生导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副教授,中国医疗保健促进会骨科分会,运动损伤防治分会全国委员,新疆中西医结合骨伤委员会常委,新疆医学会骨科分会创伤学组常委,骨质疏松学组委员,中国肢体功能重建与外固定委员会委员,骨关节康复与矫形器研究学会常委,研究型医院健康扶贫专家,中华骨科创新基金会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