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防御这些健康大敌,一定要规范生活方式,学习相关知识,自我预防。下面我们来梳理一下心脑血管的“十怕”。
1、怕性子急
性格对心脑血管的影响,长久以来都受到了专家们的关注。一项汇总了1983~2006年间,欧洲和亚洲共44项研究的统计显示,在既往没有心脏病的成年人中,爱发火、常对人怀有疑心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比其他人高19%。研究人员认为,性子急的人,通常心理压力也较大,因此易患心脏病。
此外,急性子容易发火,情绪激动会导致血压骤然升高,进而促发心脑血管急症发生。
建议:急脾气的人应时常提醒自己,做事时三思而后行,不要风风火火;遇事摆正心态,输赢都不要放在心上;脾气急躁的人,可以学学种花、养鱼、书画等,以陶冶性情。特别要提醒的是,老年人应避免容易导致情绪激动的活动,如长时间打麻将;远离股票等高风险领域;最好每天测量血压。若真碰到生气的事,也要选择正确的途径发泄出来。
2、怕想不开
美国著名的梅奥诊所发表报告指出,抑郁症在心脏病患者中的发病率要高于那些没有心脏病的人。1/3的心脏病患者曾经出现过抑郁症的相关症状,而在正常的成年人中,这一比例仅为1/20。
另外一项来自美国威克福雷斯特大学的研究也发现,严重抑郁者死于心脏病的几率,至少是其他人的3倍。究其原因,医学界认可度比较高的观点是:委屈、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都可能会增加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的活性,从而增加疾病风险。
建议:排解不良情绪的方式有很多,最不推荐的是吸烟、喝酒;比较推荐的是唱歌、跳舞、做锻炼等。此外,还可以晒晒太阳,明亮的环境能促使人心情愉悦;多培养兴趣爱好,知识面广,心理就容易平衡。有智者说过:“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不愉快时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实在无法排解时,可找人宣泄,做些心理疏导。
3、怕太劳累
我们经常看到某某公司员工猝死的新闻,原因是长时间加班工作导致的过度疲劳。而早在2008年7月20日,时任北京奥美客户群总监的台湾人林宗纬也因心肌梗死去世。实际上,经常疲劳是一种报警信号,它提醒机体已经超负荷了。这就像一根10厘米长的皮筋,把它抻到20厘米,即使一万次也不会断;但抻到40厘米,一次就断掉了。
因此,在身体喊累时,就应该停下来,把大脑放空,调整工作节奏,注意足够睡眠,不要给身心火上浇油。特别是年轻人,如仗着自己身体好,把熬夜加班当成家常便饭,就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等。除了避免平时劳心劳力,还应注意不要因剧烈锻炼身体而过度劳累,导致身体损害。
4、怕受刺激
因悲伤而心碎,其实并非是夸大形容。白居易诗中有云“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这主要是因为唐明皇思念杨贵妃而悲痛。这种精神压力可增加心率、升高血压和血液黏稠度,加之悲痛者睡眠不足、食欲不振,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就更高了。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与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失去挚爱亲友的当天,过度悲伤会让心脏病发作的风险比平常增加20余倍;美国心脏协会2010科技年会上宣布的一项研究则显示,在配偶或孩子去世后的半年内,人们发生心脏病或心脏猝死的危险大大增加。
建议:那些本身心脏就比较差的人,在遭遇亲人过世的时候,少参加哀悼活动,不妨通过其他方式寄托哀思;亲朋好友也应提高警惕,多多照顾他们,如有不适尽快带他们看医生。
5、怕烟酒油
饮食油腻对身体的危害,在于其可导致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脂肪含量增多,当过多的胆固醇和脂肪附着沉积在血管上时,就会造成动脉硬化,并最终引发血栓的形成。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能促使血液形成凝块,易导致血栓出现。酒精会刺激神经,加快血液循环,心脏病患者若大量喝酒,就可能导致心脏病发作。
建议:少吃过甜、过油及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等。虽然啤酒、葡萄酒等有一定的健康功效,但哈佛大学研究表明,任何酒精饮料,只要饮用超量,就会诱发心脏病发生。
6、长期失眠
美国《循环》杂志在2011年刊登了一项由挪威科技大学所做,超过5万人参与的调查研究,其结果显示,长期失眠会使心脏病风险增加45%,入睡困难的人其风险增加30%,睡醒后感觉身体没有恢复的人增加27%。
建议:如果您有睡眠问题,千万别当成是小事,也不要随便乱吃安眠药,应咨询医生,从寝具、环境、心理、药物等方面,进行综合调理,彻底解决失眠问题。
7、怕用蛮力
人从静态中突然发力,会使血压在一瞬间迅速升高,心脏承受的压力也会随之剧增。美国耶鲁大学曾对90名大动脉破裂患者进行调查,发现24%的人在发病前1小时内做过重体力劳动,包括举重、做俯卧撑、铲雪等。所以,心脏病患者不能动作过猛或过快,否则轻者会导致心绞痛或心律失常,重者会诱发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建议:患有心脏病的人应特别注意:起夜时做到两个“三”,即平卧三分钟,坐三分钟,然后再下床;选择散步、太极拳等温和的有氧运动,切忌乒乓球、长跑、篮球等剧烈运动;做家务时,避免需要突然发力的活动。
8、怕得便秘
新近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期刊上的一项大规模的研究显示,长期受严重便秘之苦的老年妇女,患心脏病的风险较高。他们认为,人之所以长期便秘,主要是因为低纤维饮食、运动量太少,而这样的人往往又有高血压及高胆固醇的问题,这恰恰也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事实上,解大便过于用力会增加胸腔压力,心脏回血量锐减,这也是引发心脏病发作的重要原因。
现在已经有便秘困扰的人,建议改变生活方式,包括多喝水,多吃高纤维的水果、蔬菜和谷物等,做有规律的运动,比如每天快走6000步、游泳等;不要单纯地依赖泻药来解决问题。
9、怕不体检
很多心脏病发作的症状并不明显,有数据显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约占冠心病的25%~30%。病情发作时,患者只会出现一些不典型的心脏病症状,同时伴有下颌痛、消化不良等。可当这些患者出现症状时,往往已经是心肌梗死的表现了。特别是三四十岁的中青年男性,一旦出现胸闷不适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10、怕冷热变
冬春天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气温每降低1摄氏度,心脏病发病率就会增加2%。当气温降到12摄氏度以下,就该绷紧“预防心脏病发作”这根弦了。而在夏天,同样不能掉以轻心。
很多人长时间身处空调温度过低的室内,乍一出门到高温的环境中,忽冷忽热下,很可能引发心肌缺血。入伏后的“桑拿天”,由于空气中湿度增高,含氧量降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就常常会感到胸闷、气短,严重时易促发急性心肌梗死。
建议:心脏病患者冬天外出前,一定要穿上暖和的大衣,穿件马甲护好胸口,系围巾、戴帽子和手套,以防热量从领口、袖口跑掉。夏天时,不要吃太多冰棍、大口猛灌冷饮,控制好血压、血糖,尽量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
说明
本文来源:甘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