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来源 | 心血管蒋医生
心房颤动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致残率和死亡率,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繁重的负担。今特写此房颤专辑,给大家介绍心房颤动的基本情况及冷冻球囊消融这一新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本院心内科孙超峰教授带领心律失常团队开展的情况。
心房颤动概述
概念:
心房颤动是一种以快速、无序心房电活动为特征的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房颤在心电图上主要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心房颤动波(f波);RR间期绝对不规则(如下图)。
临床分类:
(1)初发房颤:指首次明确诊断的心房颤动,包括房颤发作时无症状或症状轻微,难以确定房颤的发作时间、持续时间和既往发作史者;
(2)阵发性房颤:指持续时间小于7 d的房颤,一般小于48 h,多为自限性但反复发作;
(3)持续性房颤:指持续时间大于7 d的房颤,一般不能自行复律,药物复律的成功率较低,常需电复律;
(4)长期持续性房颤:持续大于1年,经导管消融等方法可以转复窦律;
(5)永久性房颤:指复律失败不能维持窦性心律、无复律适应证或无复律意愿的房颤。
发生机制:
触发机制-心房及肺静脉内的异位兴奋灶发放的快速冲动可以导致房颤的发生;维持机制-多发子波折返、局灶激动、转子( Rotor) 学说等。房颤的发生需触发因素和维持基质。迄今为止, 学者们已提出多种假说来解释房颤发生和维持的电生理机制, 然而没有一种假说能够完全解释房颤的电生理机制,同一个患者中可能多种电生理机制并存。目前关于房颤的机制研究和探讨仍然是难点和重点。
发病率:
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世界范围内房颤患者人数达3300万
美国房颤患者预计超过330万人,到2035年将翻番。我国在成年人房颤的患病率约为0.8%, 其中男性患病率为0.9%,女性患病率为0.7%。估计全国约有近1000万房颤患者,瓣膜性、非瓣膜性和孤立性房颤的比例分别为12.9%、65.2%和21.9%。
危险因素:
研究显示,多个临床危险因素[老年、 高血压、 糖尿病、心肌梗死、 心脏瓣膜疾病、 心力衰竭( 简称心衰) 、 肥胖、 呼吸睡眠暂停、 心胸外科手术、 吸烟、 运动、 饮酒、 甲状腺功能亢进、 脉压增大、 欧裔、 家族史、 基因变异]、 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指标( 左心室肥厚、 左心房增大、 左心室短轴缩短率降低、左心室壁厚度增加) 、 血清生物标志物( C-反应蛋白、 血浆脑钠肽)与房颤发生风险增加有关。
房颤危害:
缺血性脑卒中是房颤引发的主要栓塞事件,也是房颤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老年房颤脑卒中患者30d病死率达24%;老年房颤栓塞发生率更高,80~89岁房颤患者卒中发生率达23.5%;平均年龄70岁的房颤患者脑卒中发生率为5.3%,住院房颤患者脑卒中发生率24.8%,80岁以上达32.9%。
“三升”:
(1)脑卒中率增加:在临床脑卒中的患者中,其中约欧五分之一的患者是由心房颤动所导致。
(2)死亡率增加:据Framingham研究,与窦律相比,房颤患者的死亡率增加1倍。故房颤理应受到临床的足够重视,而不是无足轻重的良性心律失常。
(3)住院率增加:在因为心律失常而住院的患者中,其中因房颤而住院的比例约为三分之一。
“三降”:
(4)生活质量及运动耐量降低。
(5)心功能降低:当心房颤动发生时,由于心房正常的电活动打乱,出现颤动波而不规则收缩,导致心房的辅助泵的功能减弱,甚至丧失,这样使心功能下降约10%~11%;同时,不规则的心房波的不规则下传心室,导致心室节律的绝对不齐,这样也促使左心室的功能下降,幅度大约为9%。
(6)认知功能下降:其中主要是指发生了血管性晕厥,大部分无症状性的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房颤很可能是一些没有临床栓塞病史的病人发生认知障碍的主要因素。
治疗现状:
目前药物治疗房颤,控制心室率及维持窦律效率低,而且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的致心律失常等副作用明显,无法根治。外科手术,由于其本身有创性及高风险,对于很多患者不是首选,通常情况下在进行瓣膜手术或CABG手术时同时进行外科消融。导管消融目前是房颤治疗的一线手段,但临床中因各种因素,真正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比例低。其中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是目前的主流手术,通过电灼烧使靶点细胞变性坏死,旨在融干扰正常心电活动的心肌组织或者旁路,恢复正常心电传导,由于其手术操作复杂、技术难度大、学习曲线长、并发症相对多等,一定程度限制其进一步发展和广泛的运用。
2
冷冻球囊消融的介绍
工作原理:
通过液态制冷剂(临床常用N2O)的吸热蒸发,带走组织的热量,使得消融部位温度降低,异常电生理的细胞组织遭到破坏,从而减除心律失常的风险。冷冻球囊消融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易学的肺静脉隔离方法,具体工作系统、操作方法如示意图和仿真视频:
冷冻球囊消融过程简单示意图
球囊技术的发展:
目前第一代和第二代球囊已经成熟运用于临床,目前的主流是二代球囊,同时第三代球囊已经获得批准而上市,期待新一代球囊给患者带来更大的获益。
适合人群:临床中近3个月至少发作两次,至少1次通过心电图证实是房颤发作事件(阵发性或持续性);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或无法耐受(包括β受体阻滞剂);年龄18-75岁之间,排除手术禁忌(左心房>50mm,心功能不全、急性冠脉综合征等评估难以耐受手术的情况),均可从冷冻球囊消融治疗中获益。
3
冷冻球囊消融的优势
环状线性消融:
普通射频消融电隔离肺静脉采用的消融导管是采用治疗室上速的消融导管,围绕两侧肺静脉口进行逐点消融,集点成线,每点消融时间>20s,与心肌接触不稳定。冷冻球囊导管是专为电隔离肺静脉而设计,操作简单,在前庭位置一次性形成环状消融线,无gap,消融时由于冷冻吸附效应,使得手术靶点更为精准,贴靠稳定。
操作简洁,学习曲线短:
对心房组织损伤小:
有效性和安全性好:
以下概述2大国际研究说明有效性和安全性。
■Freeze AF 研究: 冷冻球囊VS射频消融随机、对照研究
4
国内外及本团队临床开展情况
■2014年11月本团队成功开展了西北地区首例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房颤
■截至目前已成功施行64例(其中前40例为一代球囊,后24例为二代球囊)
■手术治疗的最年轻持续性房颤患者仅22岁,目前已随访近2年,无复发。(目前国内最年轻患者)
■目前随访的1年手术患者,房颤无复发率为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