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踝关节骨折是成人中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占所有成人骨折的9%。若后踝骨折与其他踝部骨折同时存在,表明创伤可能由高能量创伤引起,并可能对预后产生负面影响。下胫腓后韧带起自胫骨后结节(Volkmann结节),附着于外踝后方,形成下胫腓联合中最强的部分。后踝在内后侧与拇长屈肌腱、胫后肌腱、趾长屈肌腱、胫后动脉和静脉以及胫神经相邻。在后方,它靠近跟腱和腓肠神经。手术固定伴有下胫腓后韧带(PITFL)撕脱的后踝骨折可增加下胫腓联合的稳定性。在后踝骨折固定后,无需使用下胫腓联合螺钉即可实现强大的下胫腓联合稳定性。
本公众号已经介绍了许多开放和经皮固定技术用于后踝固定。其中经皮固定后踝骨折已被证明可减少皮肤并发症、加快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神经血管损伤。国外学者近期发表一篇关于后踝骨折经皮固定操作安全区的研究。
手术技术
手术取俯卧位进行。在整个手术过程中,踝关节保持完全背伸,足趾保持完全背伸。踝关节背伸为跟腱创造了更大的表面积,降低了跟腱断裂的风险。足趾背伸后,后踝上的拇长屈肌腱区域远离手术区域。然后,在小腿后侧踝关节水平处的跟腱内侧和外侧边界在皮肤上做标记(图1A)。在透视引导下,将两枚1.6mm的经皮穿跟腱克氏针置入后踝上方,不穿过对侧皮质(图1B)。以15-20°的前内侧角置入将克氏针刚好在内侧胫骨前肌腱的内侧。
图1 (A)通过足部背屈确定跟腱的内侧和外侧边界;(B)在透视下经皮穿跟腱克氏针置入。
安全区解剖及测量
通过对经皮穿跟腱螺钉固定后的尸体标本进行解剖,以评估该方法的可靠性。解剖结束时,暴露胫后肌、趾长屈肌、拇长屈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胫神经、腓肠神经、胫后动脉和静脉、跟腱、内踝(最内侧部分)和外踝(最外侧部分)的解剖结构(图2)。然后,使用卡尺测量并记录每个暴露的解剖结构与克氏针(两根针的平均值)之间的距离(图3)。图4和图5显示了克氏针与周围结构之间距离的测量。
图2 (A)胫后肌腱;(B)胫神经;(C)拇长屈肌腱;(D)腓骨短肌腱(黄色箭头:克氏针)。
图3 (A)使用数字卡尺手动测量胫神经与克氏针之间的距离;(B)测量克氏针水平处跟腱的横向宽度;(C)测量克氏针与胫腓关节之间的距离(绿色针:下胫腓关节);(D)测量克氏针与跟腱在跟骨附着点之间的距离。
图4 克氏针与骨结构之间长度的测量(黑星:内踝,蓝星:外踝,黑方块:下胫腓关节,绿圈:克氏针)。
图5 克氏针与软组织之间长度的测量:黑星表示内踝;蓝星表示外踝;黑绿圈表示克氏针;1:趾长屈肌;2:胫后动脉;3:胫后静脉;4:胫神经;5:胫后肌;6:腓骨短肌;7:腓骨长肌;8:腓肠神经;9:跟腱附着点与克氏针之间的距离;10:跟腱宽度。
结论
表1列出了操作安全区域解剖结构与克氏针之间的距离。克氏针应用水平处跟腱的平均横向宽度为15.5mm(表1)。克氏针最远的解剖结构是跟腱附着于跟骨的点,在所有样本中平均为55.5mm。距离最近的结构是跟腱和拇长屈肌的肌腹。此外,克氏针与胫神经之间的平均距离为12.3mm。克氏针与腓肠神经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18.6mm。克氏针与相邻的下胫腓关节之间的距离平均为13.6mm。这些值表明经皮穿跟腱螺钉技术可能是一种安全的方法。
表1 测量克氏针与解剖结构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