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55岁,因种植体移位被转诊至意大利布雷西亚市ASST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当天下午,患者接受了右上颌区域多颗种植体的植入手术。术中,一颗种植体意外移位至鼻窦,医生随即尝试通过上颌窦前壁开窗取出,但未能成功定位并取出种植体。随后,患者接受了口腔全景片检查,结果显示种植体可见,但位置不佳。进一步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显示,种植体已完全移位至右眼眶的肌锥内间隙,位于眼球后部、下直肌和内直肌之间,紧邻视神经外侧并与之接触。种植体尖端紧邻眶内血管(见图1和图2)。
患者未出现视力丧失或复视症状,但眼部肌肉活动受限,眼部检查时伴有疼痛和盲区。经耳鼻喉科会诊后,制定了内镜下取出种植体的治疗方案,旨在避免感染或视神经损伤。
在全身麻醉下,医生通过口气管插管进行了上颌窦切开术、筛窦切除术、额叶腱切开术和蝶窦切除术。内镜检查上颌窦后,确认了种植体的近端位置,并判断保守方法无法取出。随后,医生扩大了手术范围,进行了内镜下中鼻甲切除术和鼻泪管切除,并切除了眶底内侧部分和纸样板的下部(见图3)。通过这一方法,医生逐步移动并成功取出种植体,未引发眼眶内出血。术后恢复顺利,患者于两天后出院。
图1 术前三维CT
图2 术前CT
图3 术后CT
据报道,口腔种植体移位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如鼻窦炎、鼻炎和口腔-上颌窦瘘等。在过去二十年里,为了解决颅颌面区域的各种问题,微创内镜手术已经得到了发展。内镜对于移除外来异物(如从副鼻窦取出的种植体)是一种重要的辅助工具,因为它可以使手术视野清晰可见,对患者的损伤最小化,缩短恢复时间。这也可以将眼球的创伤降到最低,降低诸如视神经或肌肉受损的风险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在这个病例中,有一个额外的风险因素是发生眶后血肿的风险,这是由于移位的种植体位置所导致的。我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开放入路会带来额外的风险,因为牙科植入物可能会发生位移——真正的挑战在于在不导致种植体进一步进入肌锥内间隙的情况下将其取出。
-END-
声明:本文转自<口腔医学网>,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违规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望大家理性判断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