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根型颈椎病很常见,机械压迫或牵拉在其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除了传统认为的颈椎间盘突出或小关节、钩椎关节骨赘等静态因素外,头颈部运动导致的动态因素可能也会导致神经根型颈椎病。最近解剖研究发现,小关节的关节囊与颈神经根之间存在直接的韧带联系。因此,在动态因素中,关节突关节似乎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也是临床上容易忽略的致病因素,需要进一步熟悉颈椎间孔内外韧带分布及其作用。今天早读将全面讲解颈椎间孔内外韧带分布及其作用,值得学习借鉴!
神经根型颈椎病很常见,机械压迫或牵拉在其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除了传统认为的颈椎间盘突出或小关节、钩椎关节骨赘等静态因素外,头颈部运动导致的动态因素可能也会导致神经根型颈椎病。最近解剖研究发现,小关节的关节囊与颈神经根之间存在直接的韧带联系。因此,在动态因素中,关节突关节似乎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也是临床上容易忽略的致病因素,需要进一步熟悉颈椎间孔内外韧带分布及其作用。今天早读将全面讲解颈椎间孔内外韧带分布及其作用,值得学习借鉴!
解 剖
颈椎横突由前结节和后结节组成,之间是颈神经根沟。

关于颈椎间孔内和椎间孔外韧带相关的解剖研究,国内南方医科大学靳安民教授和丁自海教授团队做了大量的工作。
颈椎间孔外韧带
 
 
 同一个C5-6椎间孔的两个图片:
图A:可见一纤维膜状物覆盖在椎间孔外腹侧区,从前方封闭椎间孔出口区,椎动脉、静脉及神经根包绕其中。横孔韧带看上去似乎是这种膜状物的部分增厚,并且可以很容易的与周围纤维区分开来;
图B:去除纤维膜状物其他部分后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局部增厚的横孔韧带。从这个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颈椎横孔韧带一般起自上位横突前下缘,止于下位横突前结节上缘靠近椎体侧。横孔韧带位于神经根前上方,与神经根垂直相交,韧带的背侧与神经根外膜相连。IVF椎间孔;VA椎动脉;TP横突;红圈内为横孔韧带。
 
 
  
 
  
 
  
 
  
 
 TFL=横孔韧带,RL=辐射状韧带,TP=横突,VA=椎动脉
(二)辐射状韧带
解剖研究发现,颈神经根上可见清晰的韧带向四周辐射状分出。
根据附着位点不同,颈椎椎间孔外辐射状韧带大致可分为四部分:
(4)后方辐射状韧带:起自椎体关节突关节囊。
 
 
  
 
  
 
  
 
  
 
 
RL=辐射状韧带,VA=椎动脉

 
 
  
 
  
 
  
 
 轴切面纤维组织的组织学分析。A=定位线。B=深染的纤维组织(黑箭头)邻近颈5神经(N5)的外膜(环)。C=它覆盖在关节突关节囊上。D= 它延伸至位于后结节(双匕首)和 C4 下关节突(空心正方形)之间的凹陷区域。黑正方形=上关节突; Id=椎间盘;Sc=脊髓;Up=钩突;Va=椎动脉;Vb=椎体; 比例尺=5mm。
临床意义:
1)在颈椎各椎间外均存在椎间孔外韧带,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辐射状韧带和横孔韧带;
2)根据它们的形态特征及其与神经根之间的位置关系,辐射状韧带很可能是对神经根具有一定的固定和对抗牵拉的保护作用。但辐射状韧带使小关节囊和钩椎关节囊与颈神经根之间存在连接,因此当颈椎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小关节或钩椎关节增生病变,可能会在头颈部活动时动态牵拉刺激颈神经根,从而引起神经根型颈椎病,值得临床关注;
3)而相反,横孔韧带也极有可能是卡压神经造成颈神经根放射痛的潜在因素。此外,也有学者发现,颈椎间孔外韧带可能也与术后颈5神经根麻痹有关。
颈椎椎间孔入口区和中央区
 
 
  
 
  
 
 临床意义:
1)在颈椎椎间孔入口区和中央区,颈神经根与周围组织之间存在辐射状椎间孔内韧带。它们可能是作为神经根的一种保护机制,使神经根处于椎间孔内的最佳位置,在椎间孔内为神经根提供支持并保护神经根免受周围组织的摩擦;
2)另外,椎间孔内神经根周围的这些韧带可以一定程度上维持神经根袖的形态,有利于根袖内神经电生理的传输,脑脊液及血液循环流动;
3)手术后或伴有退行性疾病患者的疼痛或神经损伤症状可能是由于对椎间孔内韧带的损伤造成的;
4)此外,椎间隙变窄、小关节增生以及黄韧带钙化等退行性变均可能会引起椎间孔内韧带的形态和位置发生变化而增加血管和神经根受压的风险。外科医生手术时应谨记这些韧带,并予以保护。
胸腰椎椎间孔内韧带
当脊柱运动时,脊神经不是静止不动的,换言之,脊神经要适应脊柱的位置改变,并可在神经根管内适度滑动。神经根管内含有神经根、窦椎神经、椎间动脉和静脉、小淋巴管、脂肪组织和椎间孔韧带。

椎间孔及内容物

各种椎间孔韧带 (intervertebral foraminal ligaments)、椎间孔内韧带 (intraforaminal ligaments), 神经根和血管。

解剖切片显示的椎间孔内韧带和神经根

小腿休息时,椎间孔内韧带支撑着神经根,并位于椎间孔中央。右图:直腿抬高试验时,神经根和椎间孔内韧带向远端移位。
尸体解剖研究表明,手术后或退行性疾病患者经历的疼痛和神经功能障碍也有可能是由这些椎间孔内韧带的损伤引起的。
如椎间孔内韧带损伤,则神经根滑动过程中可能引起摩擦,例如狭窄,另一方面,过多切除椎间孔内韧带则会增加神经根移动的摩擦力。外科医生应该记住,除了众所周知的经椎间孔韧带,神经根周围还有脆弱的椎间孔内韧带,需要进一步研究明确其临床意义。
声明:本文来源于Spine 脊柱,作者李永超,仅用于学习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