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外科医师熟悉腰椎椎旁肌群尤为重要,其中最重要的肌肉莫过于竖脊肌(Erector spinae)和多裂肌(Multifidus),在腰椎融合时,损伤这些肌肉与术后慢性腰痛密切相关,然而一些经肌间隙入路则避免了损伤这些肌肉,例如:Wiltse入路。
然而,我看到国内知名教授主编的书籍中,将最长肌和腰髂肋肌的位置标反了(下图),应该是笔误。但是如被不知情的吃瓜群众学习到,而且按照这种情况理解、发表论文,则会导致以讹传讹。同时,也有部分医师对竖脊肌、多裂肌、胸长肌和髂肋肌产生混淆,因此,有必要再对这部分解剖分析介绍下。
竖脊肌由棘肌(Spinalis)、最长肌(Longissimus)和髂肋肌(Iliocostalis)组成,每块肌肉又各有3个部分。
图示:竖脊肌群
1、在棘肌中,胸棘肌尤为重要,其位于胸椎区域竖脊肌最内侧部分,起于上胸椎的棘突,止于第11、12胸椎及第1、2腰椎的棘突。其他部位的棘肌排列不规则,发育不如胸棘肌。
2、最长肌位于竖脊肌的中间,起于每个节段肋骨和横突相应部分。其中,胸最长肌是竖脊肌最大的组成部分,包括胸部和腰部2部分。腰部肌束发达,肌纤维起自5个腰椎的副突及横突内侧半,逐渐向外下方走行。起自上4个腰椎的肌束逐渐变成一个,止于髂骨内侧面和骶骨翼背侧。一般情况下,腰部的最长肌与多裂肌之间被充满脂肪和静脉的宽裂隙所隔开,形成明显的肌间隙。
3、髂肋肌是竖脊肌最外侧部分。其中腰髂肋肌(Iliocostalis lumborum)由腰部和胸部组成。
多裂肌在颈椎、胸椎和上腰椎区域,多裂肌位于棘突侧方,覆盖相应椎板,但在腰骶部,可延伸并覆盖骶骨背面。在每个椎骨节段,多裂肌有数个肌束起自棘突尾端及尖部,肌纤维向下呈辐射状附着于下方2-5个椎体的横突。
横断面观
图示:L3/4椎间盘水平
图示:L4/5椎间盘水平,MF=多裂肌,ES=竖脊肌,PS=腰大肌
图示:L5/S1椎间盘水平(PMID: 28409152)
图:CT下腰部椎旁肌脂肪浸润分级:左侧(0级)、中间(1级)和右侧(2级)(PMID: 28409152)
2015年一项研究发现,后正中线距多裂肌与胸长肌之间的肌间隙的平均距离,在L1/2 到 L5/S1分布为0.9, 1.1, 1.7, 3.0和 3.5 cm (PMID: 26458269)。
图示:不同椎间盘水平的CT横断面。
图示:不同椎间盘水平的MRI横断面。
图示:L1和L5横断面的肌间隙入路情况。上腰椎(L1-3)可有3个肌间隙入路,而在下腰椎(L4-S1)则只可有Wiltse入路。箭头=切口位置,M=多裂肌,L=胸长肌,I=髂肋肌,IS=髂棘,QL=腰方肌,PS=腰大肌。
图示:尸体的腰椎横切面。ML、LI 和SQ表示肌间隙入路切口离后正中线的距离。箭头=肌间隙路经,M=多裂肌,L=胸长肌,I=髂肋肌,IS=髂棘,QL=腰方肌,PS=腰大肌。
声明:本文来源于Spine 脊柱,作者李永超,仅用于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