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骨吸收抑制剂双膦酸盐类药物、RANKL抑制剂及骨形成促进剂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为有较广抗骨折谱的抗OP药物,且高骨折风险者推荐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唑来膦酸、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特立帕肽或RANKL抑制剂地舒单抗等治疗。那么,这3类抗OP药物有什么区别,如何序贯或联合用药呢?
(一)双膦酸盐类药物、RANKL抑制剂、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的比较
双膦酸盐类药物是焦磷酸盐的稳定类似物,与骨骼羟磷灰石的亲和力高,能特异性结合到骨重建活跃的骨表面,抑制破骨细胞功能而发挥作用。RANKL抑制剂地舒单抗是一种全人源单克隆抗体(IgG2类),以高特异性和高亲和力与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结合,阻止RANKL与其受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结合而发挥作用。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特立帕肽,能刺激成骨细胞活性,促进骨形成,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量等。
《2020版中国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防治专家共识》(2021年)中指出:GIOP初始治疗,评估为中、高度骨折风险者,除摄入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及调整生活方式外,首选口服或静脉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如双膦酸盐类药物不能耐受,可选择特立帕肽、地舒单抗、雷洛昔芬(限绝经后)。
(二)双膦酸盐类药物、RANKL抑制剂、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的序贯或联合治疗
RANKL抑制剂地舒单抗长期治疗可持续提升各部位BMD,无平台期。与双膦酸盐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地舒单抗不会在骨基质中沉积,其抑制骨转换的作用有可逆性,停用地舒单抗且无后续治疗的情况下,骨吸收标志物会反弹性升高,甚至超过基线水平40%至60%,但在1-2年内回落至治疗前水平,骨折风险升高,故地舒单抗没有药物假期,持续治疗才能维持地舒单抗对骨吸收的长期抑制。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特立帕肽因停药后可出现骨密度的迅速下降,骨折风险明显增加,不建议药物假期。
序贯用药:既往应用过双膦酸盐类药物者可转换成地舒单抗治疗;进入双膦酸盐类药物假期者,必要时可序贯地舒单抗、甲状旁腺素类似物治疗;双膦酸盐类药物可作为停用地舒单抗后的序贯治疗选择;特立帕肽使用时间不应超过2年,停药后可考虑地舒单抗、双膦酸盐类药物序贯治疗。
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者可转换成地舒单抗治疗,特别是以下情况可考虑转换:肾功能不全;不能耐受双膦酸盐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对口服双膦酸盐类药物依从性不佳;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新的脆性骨折。
对已进入双膦酸盐药物假期者,应每年评估病情,包括年龄、跌倒史、是否有新的骨折、可能危险因素、BMD和BTM(骨转换指标)。双膦酸盐药物假期期间,若发生新的骨折、骨折风险增加、腰椎或髋部BMD下降≥4%或腰椎和髋部BMD同时下降,应重启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地舒单抗是重启治疗的药物选择之一。
《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8)》中指出:双膦酸盐类药物假期期间,可根据病情(骨密度明显下降、骨转换标记物显著升高或发生新发骨折时)考虑使用甲状旁腺素类似物序贯治疗,以维持或增加骨密度。
《地舒单抗在骨质疏松症临床合理用药的中国专家建议》(2020年)中指出:目前一些研究显示,停用地舒单抗后可出现骨吸收增加、BMD回落至治疗前水平、多发性椎体骨折风险增加,特别是既往发生过椎体骨折者。有研究显示,停用地舒单抗后序贯使用阿仑膦酸或唑来膦酸可部分减缓这种下降。对正接受地舒单抗治疗者,不应随意停药。若因各种原因需停用地舒单抗,建议转换至其他抗骨吸收药物治疗如双膦酸盐类药物,以减缓BMD下降及骨折风险增加,并需密切监测BTM及BMD的变化。
特立帕肽使用不应超过2年,停药后应尽快序贯使用骨吸收抑制剂,以维持特立帕肽获得的疗效。
《地舒单抗在骨质疏松症临床合理用药的中国专家建议》(2020年)中指出:DATA系列研究结果显示,特立帕肽治疗2年后,序贯地舒单抗治疗可显著提高腰椎、全髋和股骨颈BMD,但抗骨折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此外地舒单抗治疗2年后序贯特立帕肽治疗,髋部BMD在12个月内会显著降低,后再逐渐升高。
《骨质疏松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19年)中指出:甲状旁腺素类似物的推荐疗程不超过2年,停药后骨密度迅速下降。在停药后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可抑制骨密度下降,甚至进一步提升骨密度。
联合用药:特立帕肽与地舒单抗联合治疗,较特立帕肽或地舒单抗单药治疗,可更显著增加BMD,但联合治疗的抗骨折疗效尚需进一步评估。双膦酸盐类药物与地舒单抗同为骨吸收抑制剂,不建议联用。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年)》(2017年)中指出:联用甲状旁腺素类似物等骨形成促进剂和骨吸收抑制剂,可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转换水平,但缺少对骨折疗效的证据,考虑到治疗的成本和获益,通常不推荐,仅用于骨吸收抑制剂治疗失败,或多次骨折需积极给予强有效治疗时。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抗骨质疏松规范治疗专家共识》(2018年)中指出:不建议双膦酸盐类药物与甲状旁腺素类似物联用。
(三)双膦酸盐类药物、RANKL抑制剂、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使用的注意事项
双膦酸盐类药物不良反应有消化道反应、流感样症状、发热、肝损害、低钙血症、肾毒性、颌骨坏死(ONJ)、非典型股骨骨折(AFF)、心房颤动等,其中发生颌骨坏死的风险由高到低依次为唑来膦酸、帕米膦酸二钠、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和伊班膦酸钠。活动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返流性食管炎、功能性食管活动障碍、低钙血症者慎用。有严重口腔疾病或需要接受牙科手术者,不建议使用。禁用于肌酐清除率<35ml/min者。
地舒单抗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肌肉骨骼疼痛、肢体疼痛,偶见蜂窝织炎,其他严重感染包括膀胱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这可能与RANKL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有关,罕见低钙血症。长期应用可能会过度抑制骨吸收,出现下颌骨坏死(罕见)或非典型性股骨骨折(极罕见)。其他有恶心、超敏反应(罕见)、皮疹、皮肤瘙痒、低磷血症等。
器官移植者因使用多种免疫抑制剂,若同用地舒单抗可能致感染加重,目前暂不推荐使用。地舒单抗有妊娠期潜在致畸风险,怀孕期间禁用。
特立帕肽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肢体疼痛、头痛、眩晕、一过性血钙轻度升高等。用药期间要监测血钙水平,防止高钙血症的发生。禁用于并发畸形性骨炎、骨骼疾病放射治疗史、肿瘤骨转移及并发高钙血症者;肌酐清除率小于35ml/min者;小于18岁的青少年和骨骺未闭合的青少年。
参考文献:
1地舒单抗在骨质疏松症临床合理用药的中国专家建议[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20,13(6):499-506
22020版中国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防治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21,60(1):13-19
3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年)[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7,10(5):413-431
4林华等.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假期的选择与利弊[J].中华医学杂志,2020,100(21):1601-1604
5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8)[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8,24(12):1541-1557
6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防治专家共识[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0,48(8):903-906
7男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0,36(10):817-827
8甲状旁腺癌诊治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9,35(5):361-366
9肺癌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2019版)[J].中国肺癌杂志,2019,22(4):187-199
10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0,19(4):304-315
11氯膦酸二钠防治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临床肿瘤学杂志,2020,25(1):64-70
12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抗骨质疏松规范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18,98(11):804-805
13骨质疏松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J].中华医学杂志,2019,99(45):3524-3533
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作者punoka(笔名)授权本平台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