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有一种常见而容易被忽视的心电图图异常——心电图低电压,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过,是否被忽略呢,这种情况背后的意义是什么呢?今日来讲解一下。
体表心电图QRS波低电压是临床上常见的心电图异常。当心肌损害所致的心肌电活动减弱、心脏与体表间电阻抗增加时,QRS波群电压便会低于正常值。
一、定义
心电图QRS波群的电压(即振幅),是波群最高的正相波和最低的负相波之间的距离。低电压是对QRS波群振幅过低的表示方法。
二、分类及诊断标准
肢体导联低电压:6个肢体导联QRS波最高正向波与最深负向波绝对值之和均<0.5 mV,或I、II、III导联电压相加不足1.5 mV。
胸前导联低电压:V1~V6导联的QRS波最高正向波和最深负向波之和<1.0 mV。
全导联低电压:肢体导联低电压与胸导联低电压同时存在。
左胸导联低电压:V4~V6导联QRS波最高正向波与最深负向波绝对值之和<0.8 mV时才诊断。
三、病理生理
心电图低电压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低电压见于过度肥胖者,病理性低电压见于心脏疾病或心脏外其他系统疾病。
心脏本身因素:如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本身损伤引起电动力降低。
心外因素:如肺淤血、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等,由于电流短路以及心脏周围组织的导电能力降低,因而电压降低。
四、发生机制
机制一:
由于冠状动脉处于基本或完全闭塞状态,使心肌细胞的缺氧、缺血程度呈进行性加重态势,明显加快心肌细胞坏死速度,心肌细胞坏死后便无法再生,最终心肌细胞数量减少,心肌坏死后就失去了电活动能力,能参加电活动的心肌减少,从而产生低电压。
机制二:
电信号传导过程受阻,主要受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皮下气肿等因素影响,由于电流在传导过程中所承受的阻力明显增加,使胸前导联电极与心肌除极向量的距离增加,传导到体表的电流不断减少,从而造成QRS波群电压显著降低。
机制三:
胸腔病变,如肺癌、纵隔肿瘤、其他部位的肿瘤转移到胸腔,致肺不张、肺纤维化等,可导致短路传导或传导阻力增大,心脏移位或转位等改变,致使胸前导联电极与相对心脏部位除极向量的距离增加等,可表现为胸导联低电压。
机制四:
腹腔、盆腔肿瘤容易引起腹水,大量腹水引起膈肌上抬,致心尖上抬,使心脏的长轴更接近水平位置,心脏横位使心室除极产生的QRS波群综合向量在额面的投影相对减少,故在反映额面向量的肢导联上表现出低电压。
机制五:
化疗和抗肿瘤药物可能导致心肌弥漫性损害,使得心肌内形成小灶性瘢痕,损害心肌,不能产生动作电位,并与正常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相互影响,导致低电压。此外,可能造成心肌水肿,使得动作电位电压降低,传到体表的电流降低;可能也有心肌细胞退行性变,使得有效工作心肌细胞数量减少,导致动作电位电流降低。
五、临床意义
肿瘤患者出现单纯胸导联低电压的可能性较高,应重视肿瘤患者治疗期间对心肌细胞的损害,定期复查心电图。另外,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化疗药物可能引起心电图QRS波群低电压,化疗期间应加强心电图监测,以减轻心脏损伤,改善患者预后。
研究表明,针对性治疗左胸导联低电压的原发病因,可部分或全部逆转左胸导联的低电压改变,但由慢性心脏或肺部疾病等病因引起时,左胸导联低电压不易消失。
总之,引起低电压的原因多且复杂,临床应加以鉴别。对于低电压患者,需结合病史和各项检查,积极寻找病因,最终改善其预后。
林明宽
三亚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本文来源: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