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复极是指外观健康无心脏形态异常人群出现ST段抬高等表现的心电现象,伴有相关症状者称为早复极综合征。既往认为本综合征完全属于正常变异心电图,近年来发现其与恶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
定义
早期复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电图现象,是指至少两个连续导联的QRS波群终末部和ST段起始部交界处的J点抬高≥0.1 m V。
一般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的变异,尤其是健康的年轻人,然而现在已成为心源性猝死的一项危险标志[1]。伴有相关症状者的早期复极称为早复极综合征(earlyrepolarization syn-drome,ERS)[2]。
早期复极分类及风险
早期复极类型[1]分为3个亚型:
Ⅰ型体表心电图为V2~V5导联见早期复极图形,恶性心律失常风险很低(见图1);
Ⅱ型体表心电图为Ⅱ、Ⅲ、AVF和(或)V4~V6导联具有早期复极图形(见图2),其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I型患者明显增加;
Ⅲ型体表心电图上为Ⅰ、AVL、Ⅱ、Ⅲ、aVF及V2~V5导联均存在早期复极图形(见图3),该亚型发生心室颤动的风险最高,而且常伴交感电风暴。
研究结果证明Ⅲ型早期复极的病死率最高,Ⅱ型次之,Ⅰ型病死率最低[3]。
Tikkanen等[4]发现下/侧壁导联J点抬高≥0.2mV,ST段呈水平或下斜型抬高时比上斜型抬高预后更差,发生致死性心律失常的风险高于低振幅J波。
Macfarlane等[5]及Haissaguerre等[6]研究表明:早期复极出现在下壁导联时可预测心源性和心律失常性死亡。
早期复极1型
早期复极2型,患者出现了室颤
早期复极3型
早期复极综合征或早期复极
的可能机制
①植物神经调节紊乱:早期复极多发生于青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绝大多数有窦性心动过缓,睡眠ST段抬高更加明显。运动使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增快时,ST 段回落或回到等电位线。
②心电复极变异:ST段移位是由于心肌外膜下心肌过早复极所致,即心室全部去极化结束前,左室前壁心外膜下心肌提前复极。
③心室除极不同步:乳头肌区域与心室游离壁除极不同步。乳头肌区域心肌除极顺序是从心肌中层同时向心内膜和心外膜扩展;心室游离壁的除极是从心内膜向心外膜。
以上这些因素均可能导致早期复极的发生。
治疗
一般不需要治疗,只需患者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早期复极综合征综合症治疗目的在于防止室颤的出现,并减少患者的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1. 药物治疗:
Ito电流(瞬时外向钾电流)过强是早期复极综合征综合征患者发病的主要机制,从理论上讲,心脏选择性的特异Ito阻滞剂应当治疗有效,目前认为有效的药物有三种:
奎尼丁:是唯一能显著阻断Ito电流的药物,实验结果表明,奎尼丁可纠正心电图上的异常,防止室颤的发生。
异丙肾上腺素:可增强L型钙通道的钙内流(Ica2+)并具有β-受体阻断剂的作用,使患者抬高的ST段恢复。
西洛他唑:是一种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其增加Ica2+电流后,可使患者抬高的ST段恢复正常。
Haissaguerre等研究发现对于特发性室颤伴下壁早期复极者,急性期用异丙肾上腺素,慢性期用奎宁丁能有效控制早期复极综合征相关的室颤发作,且奎宁定治疗后心电图上早期复极亦完全消失,而B受体阻滞剂、利多卡因、慢心律、维拉帕米均无效。
2. 非药物治疗:
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是惟一已证实对早期复极综合征综合征治疗有效的方法。对于高危早期复极综合征心电图特征患者及有晕厥史、心源性猝死家族史的患者应考虑ICD作为一级预防。
心脏起搏器:由于早期复极综合征综合征患者的猝死和晕厥常发生在夜间心率较慢时,提示早期复极综合征综合征患者室速或室颤的发生可能有慢心率依赖性,因此植入起搏器治疗有望达到预防的疗效,但这种治疗的疗效还未进行过大规模的研究,其疗效有待于验证。
射频导管消融:2003年法国的Haissaguerre等报道3例早期复极综合征综合征的射频导管消融,针对诱发室速、室颤的室早进行局部消融,随访(7±6)个月无室颤、晕厥和心脏猝死。但这种方法积累的病例尚少,其长期治疗效果有待进行大规模试验和长期随访来验证。
林明宽
三亚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