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9:00好医术案例课第3期继续播出,来自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周国伟主任从医至今已有20多年,这期间做了几百例CTO(慢性完全闭塞)的病例,而今天分享的这一病例是他印象非常深刻的病例之一。
临床资料(2011年)
患者:63岁,男性。
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史20余年。
主诉:“反复胸痛2年, 加重一天”急诊入院。
病史: 无心肌梗死病史。
体检: BP:145/90mmHg,HR 72bpm,心肺体检无异常,下肢无浮肿。
化验:TNI 0.6ng/ml;Cr 80umol/L。
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造影(Feb 15,2011)
左冠:LAD中段慢性完全性闭塞,中间支粗大,85%狭窄,LCX小血管病变。
△左冠:LAD中段慢性完全性闭塞,中间支粗大,85%狭窄,LCX小血管病变;
△正位:LAD发出粗大间隔支完全闭塞
△肝位:回旋支细小,中间支比较粗大85%狭窄
右冠:RCA 80%狭窄长病变,侧枝至LAD逆行显影。
△右冠优势型:多节段病变,约80%狭窄;
△右冠:侧枝至LAD逆行显影,说明右冠可以提供比较好的侧支到前降支
病人属于多支的病变,有前降支慢性闭塞,还有中间支及右冠的病变,那么到底是该选择搭桥还是做PCI?
J-CTO SCORE
病人坚决拒绝搭桥,于是对其进行了CTO的评估,我们现在应用比较多的评分是J-CTO SCORE。
J-CTO评分主要分为以下四点:
第一点:看残端是钝性的还是间隙型(老鼠尾巴样)。
第二点:看有没有钙化。
第三点:看是否有成角,如果有成角,且CTO病变段有成角45度以上者得1分;如果没有成角,则为0分。
第四点:看CTO段是否超过20毫米,超过20毫米得1分,没有超过20毫米得0分。
J-cto SCORE总分 及 对实的践指导意义
这位病人残端似乎不是钝性的残端,可能是间隙型;病变没有看到明显的钙化,CTO段是比较直的,且未达20mm,故其总得分为0分。有文献报道称,评分为0分的病人,在30分钟之内通过导丝的概率非常高,可能接近90%以上。如果时间延长到60分钟甚至更长,成功率可接近98%。
2011年并没有J-CTO评分,周医生团队通过图像分析,发现似乎是相对钝性的残端,可能有点间隙,闭塞段不是很长,也没有钙化和成角,于是认为是比较容易处理的病变。
血运重建过程
第一次尝试
2011.02.15
△前向技术:应用8F Finecross,Fielder 、Miracle 3g wire尝试开通CTO病变,均失败
考虑病人TnI升高,所以本次症状发作并非CTO引起,考虑是中间支或右冠狭窄引起的。于是于中间支85%病变处,植入支架一枚,于右冠80%狭窄处,分别植入为3.5*30mm和4.0*30mm支架,后应用4.5mm球囊进行高压扩张,效果均非常理想。
△中间支植入Endeavor Resolute2.5*24mm,2.75mm球囊后扩张;
△RCA:Endeavor Resolute 3.5*30和4.0*30mm,4.5mm球囊后扩张;
完成后进行了肝位造影(这个体位对于前降支CTO和右冠CTO非常重要,此体位可看到间隔支和PDA的成角):两个相对比较大的间隔支,从右冠提供给前降支逆向的供血——这也许是逆向进攻CTO的条件?
△RCA to LAD have good septal collaterals
第二次尝试
2011.08.02
1. 血管情况
半年后病人复查,中间支支架通畅,前降支仍然是CTO病变,与以前没有太大的变化;右冠支架,没有再狭窄,有多个间隔支供应到前降支。
中间支支架通畅,LAD CTO
△RCA 支架通畅,良好侧枝至LAD,侧枝迂曲明显
2. 前向技术
再次尝试正向方法,用不同导丝尝试进入前降支,进入CTO以后偏向了对角支的方向,再次进入内膜下,无法回到真腔。
△前向导丝再次进入内膜下,无法回到真腔
3. 逆向技术
导丝进入PDA入口,做Tip Injection,微导管造影发现间隔支确实连着前降支。
△逆行导丝似乎进入间隔支近端 ;Tip Injection
尝试导丝进入目标间隔支,造影发现导丝进入目标间隔支的分支,放弃……
△导丝进入目标间隔支的分支
另一条路:近端第一间隔支相对迂曲程度较轻,但此间隔支距离CTO非常近,只有0-1毫米,从远端进入非常困难。
△近端间隔支距离CTO太近,不适合;
由于当天手术时间等关系未尝试第一间隔支,结束时看到之前导丝进入的第二间隔支已有损伤,造影显影欠佳。
病人没有特别症状,建议患者药物治疗,必要时CABG,或者等半年到一年后再尝试。病人仍旧排斥搭桥。
第三次尝试
2012.08外院
病人于外院再次尝试开通前降支,手术记录显示前降支弥漫性夹层,未开通,此后病人症状明显加重。
第四次尝试
2012.09.14
由于症状加重病人再次入院,希望开通前降支。
1. 造影
前降支仍旧是CTO,对比之前造影看,其原来的闭塞段约1cm左右,闭塞下游血管相对比较正常,但这次下游血管已经非常细小,似乎是导丝导致的夹层,这也解释了症状加重的原因。右冠侧支仍旧良好,曾经利用过的第二间隔支已基本恢复正常。
△LAD CTO,闭塞远端似乎损伤,类似夹层征象
△RCA 支架通畅,良好侧枝至LAD,侧枝迂曲明显
可能的下一步策略
前向平行导丝
RCA--S2间隔支逆行技术
RCA—S1间隔支逆行技术
LAD—S3 间隔支逆行技术
中间支--对角支逆行技术
ADR?
利用第二间隔支,因为间隔支离前降支CTO出口比较远,一旦能进入这个间隔支,就能用ReverseCART,或者其他的技术,这样成功率就会非常高,甚至可能接近90%。如果能够通过间隔支的话,其他的器械如微导管通过也几乎不成问题;
利用第一间隔支,最大的问题就是离CTO的出口太近,不利于逆向的进攻,可能即便是过了间隔支,也很难进行操作,有可能会偏离血管真腔,或者进入后仍然要交换到前降支,操作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第三间隔支是一个同侧的粗大间隔支;
中间支到对角支,似乎也有个心外膜的侧支,但是比较迂曲;
ADR技术(正向内膜下重回真腔)是使用专门的器械让导丝从CTO节段的内膜下通过,而后在出口稍远处重入真腔,2012年中国还没有专门的器械上市。
2. 评估侧枝
S1:第一间隔支相对细小,迂曲程度比第二间隔支低,但距离前降支CTO出口仅0-1cm,难以操作;
S2:第二间隔支非常粗大,但入口有比较大的连续的迂曲,距离CTO约4-5cm,一旦通过这个间隔支,将是非常好的一个选择;
△第一间隔支&第二间隔支
S3:第三个间隔支是一个同侧的间隔支,此间隔支不仅非常迂曲,且离CTO也比较近,不是非常合适;
对角支的侧支:对角支是通过中间支绕过心外膜,再到对角支,然后再到前降支,连接位相对迂曲和细小。
△第三间隔支&对角支
3. 不断尝试
首先尝试第二间隔支。
△150cm Corsair微导管支撑下,Sion进入错误分支
△侧枝损伤,尝试Fielder wire、Fielder XT 仍无法到达靶血管; 多种塑型均失败;
退而求其次,选择第一间隔支。
△改近端的间隔支,极度迂曲,corsair无法通过
△1.25mm 球囊2-3atm扩张间隔支通路后1.8F Finecross微导管通过侧枝
导丝进入CTO以后往下调非常困难,故将导丝往下送了一些。
△更换为Fielder XT wire,无意中形成Knuckle Wire
经反复确认Knuckle Wire是在真腔内,将Knuckle Wire往下送,最后将FIELDERXT导丝更换为SION导丝。后尝试导丝对吻。
△Corsair支撑下前向Conquest Pro尝试寻找真腔..未成功
△Corsair支撑下前向Pilot 150尝试寻找真腔..未成功
这时候还有两个方法可以考虑:
1. 平行导丝:保留在内膜下的导丝,再用第二根导丝尝试进入真腔;
2. Modified CART技术。
2. RetrogradeWire cross技术:即逆向导丝穿越。
3. CART技术:逆向导丝进入到CTO内,并进入到CTO近端的假腔,那么可以延逆向导丝送入小球囊至CTO病变进行扩张,形成较大假腔便于前向导丝进入到内膜下完成手术。
4. ReverseCART技术:使用最多的技术,如果逆向导丝进入了内膜下,前向导丝也在内膜下,在前向导丝支撑下用前向的球囊进行扩张,将逆向导丝送到前向扩张的假腔里面去,然后再进行体外化来完成手术。
这四个技术又衍生出了一些其他一些分支的技术,比如ReverseCART现在衍生出的Modified Reverse CART技术,就是在CTO的近端而非CTO里面进行扩张,它也被称之为改良的Reverse CART技术或者叫extentional/extended Reverse CART。
△经典CART技术:控制性正向-逆向内膜下寻径技术
病人尝试KissingWire技术,用ConquestPro、pilot150尝试进入,但是都没能够成功。而RetrogradeWire cross技术不可能成功,因为逆向导丝的出口就是CTO,很难到进入到真腔。
因为逆向送球囊一般来说要求侧支相对比较粗大,风险才能相对比较小,大部分还是在间隔支进行操作,所以此病人可以尝试Modified Reverse CART技术。
4. 尝试Modified Reverse CART技术
1.25mm球囊以及1.2x6mm球囊均无法推送,于是在右室支内锚定1.2×6mm球囊,再将球囊通过间隔支到达前降支,进行扩张,然后pilot150导丝进入失败后,更换了ConquestPro导丝,非常幸运地进入间隙内,经过反复确认,这个导丝进入前降支远端真腔内。
△1.25mm 球囊无法推送,锚定技术→1.20*6 球囊
△antegrade :Pilot 150;retrograde:1.20*6mm
△antegrade :Conquest Pro;retrograde:1.20*6mm
将ConquestPro交换为Fielder XT导丝,此时看到病人的前降支因之前的三次尝试,尤其是第三次操作,可能使得原1cm的CTO病变变为弥漫性夹层,所以被迫从夹层开始覆盖支架,植入支架3枚,间隔支无残余狭窄,血流恢复正常。
△Conquest Pro与Sion重合,送入远端,交换为Fielder XT
△确认侧枝无受损,撤除逆行导丝;预扩张后植入三枚支架
△Final Result
复查
2013年行CTA提示支架通畅,没有再狭窄,术后症状完全消失。
2018年,复查造影显示血管没有再狭窄,体力劳动等方面完全正常。
Modified CART技术
Modified CART技术应用非常少,未查到相关文献,一位日本教授Yamane曾经汇报过两个病例,其中一个右冠CTO病变,正向导丝及逆向导丝均进入内膜下,因种种原因终止了Reverse CART技术,而选择了通过心外膜侧支,利用球囊扩张CTO远端,接着正向导丝进入到扩张的腔隙内完成了这个手术,他把这叫做Modified CART技术。
△Yamane 1st attempt failure
△Yamane 2nd attempt
使用这一技术的前提条件可能是心外膜要非常粗大,否则送球囊的风险会非常大,可能会导致血管穿孔。
反思
如果重新再做一次的话,该选择怎么做?
1. 平行导丝技术:可以用双腔微导管,能增加平行导丝成功的概率。很遗憾,2012年还没有双腔微导管,只能用微导管、单腔微导管进行操作。
2. 选择间隔支:虽然多次尝试第二间隔支失败,但是仍需思考选择间隔支后怎样去通过迂曲的侧支。
做一个非常小的KNUCKLE,使其进入到主支里面,而不进入分支里面......当然这要冒一定的风险;
特殊的塑形,可以用其他的导丝SionBlack或者FIELDERXTR,进行特殊的塑形方法,把导丝塑形90度,甚至超过90度的弯,此时导丝不容易进入到分支内,相对来说能够保持在主支里的概率就更高;
Suoh 03导丝可能是最佳选择,因为它可以通过非常迂曲的血管,在心脏收缩和舒张的时候,几乎自动的进入到迂曲的血管的主支里面,相对不容易进入分支;
侧支里面使用双腔微导管,当导丝进入分支以后,双腔微导管跟进,通过双腔微导管的另外一个腔,再进入侧支的主支内。
因为迂曲存在可视的和不可视的分支,导丝顺势经过迂曲以后会非常容易进入边支里面,再来一个迂曲就很难进入,这也是造成很多迂曲的侧支不能通过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前面所说的KNUCKLE的方法或者是不同的塑形、Suoh03或者双腔微导管等方法,可能能够提高一点点成功的概率。
3. 尝试对角支的侧支:当时觉得对角支的侧支可能有风险,其实仔细看也许这个侧支是可以利用的,只是当时没有仔细评估这个侧支是否可利用,如果这个侧支可以利用的话,可通过对角支来完成这个手术,然后用双腔微导管进入前降支的远端。
4. 现在有更多的选择:比如ADR、Stingray、魔鬼鱼球囊,如果是魔鬼鱼球囊进入到内膜下以后,再把Stingray球囊送到内膜下,用导丝穿刺进入真腔,可能有希望成功,本病人因为其血管远端相对比较直,可以找到一个地方进行穿刺,估计成功率可达百分之七八十。
以后碰到类似的病人,也许不需要使用MODIFIEDCART这一如此复杂的技术,而用这样相对简单的技术,前提是要具备特殊的器械。
5. IVUS指导导丝操作:此法相对复杂,当导丝进入到内膜下以后,将超声导管放在假腔里面,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真腔。
△另外一位病人的在超声指导下导丝操作
总结
这个看起来似乎J-CTO评分为0分的病例,预估成功率可达90%以上,但事实是却多次尝试没有成功,这充分说明简单的病例,也并非能百分之百成功。
另外,这个病人看上去是非常好的间隔支,但是也没能通过,可能还是其迂曲的程度超过了我们导丝的操作能力,也许需要更好的导丝如Suoh03,或者特殊的塑形,才可能够通过迂曲侧支。
MODIFIEDCART技术现在几乎都不太用了,在大规模的注册研究里面,目前也只有1-2%的病人会使用CART技术。在国内目前似乎没有医生用过这个方法,因为现在有更多方法可以选择,比如ADR的技术、更好的导丝选择和操作技巧。或者考虑其他可以通过的侧支等。
但不管使用什么技术,当我们的选择越多,考虑的方法越多,成功的概率也就越高。
END
以上就是小编的听课笔记,当然老师讲解的更加详细及直观,课后练习题在案例课模块,本次课程下方就可以看到,大家快去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吧,有任何问题可以留言,好医术将定期汇总,方便大家一起更好的交流!(案例课需要更新4.0以上版本观看哟~大家快去升级观看吧)
周国伟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毕业于原上海医科大学,副主任医师。专长为复杂和危重冠心病介入治疗。已完成各种介入诊断或治疗手术约9000例,其中支架置入术约5000例。曾经协助10余家医院开展慢性闭塞病变逆行介入治疗。2007年介入病例两度获得国内一等奖,2008年应邀ANGIOPLASTY SUMMIT-TCTAP 大会发言并获得“Best Case Award”(最佳病例奖)。2010年获得上海市世博工作优秀个人和上海市“用户满意服务明星个人”荣誉称号。2011年被批准为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导师。2014年至2015年在美国进行交流访问。学会职务:中国冠心病慢性闭塞病变俱乐部会员(锐星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