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的某一段局限性的扩张、膨隆,超过原来直径的两倍以上,呈现单发性或多发性瘤样改变,临床上称之为冠状动脉瘤(Coronary artery aneurysm,CAA),好发于左前降支、左主干和右冠状动脉。笔者整理冠状动脉瘤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冠状动脉瘤的病因
冠状动脉瘤分为先天性或后天性两大类。
1
先天性冠状动脉瘤
多发于右冠状动脉,大部分患者年龄低于20岁,动脉瘤内血流缓慢,久而久之容易导致瘤内血栓形成,病情迁延恶化,最终形成血管完全闭塞。患者可能会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或动脉瘤破裂出血而猝死。临床医生要高度重视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年轻人,这部分患者可能患有先天性冠状动脉瘤,必须及时发现,尽早诊治。
2
后天性冠状动脉瘤
川崎病
川崎病(皮肤黏膜淋巴综合征)是冠状动脉瘤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它多发于<6岁的小儿,亦可累及青年人,此类疾病属于一种免疫介导的全身性血管炎,病变累及冠状动脉时,容易引起冠状动脉扩张,进而冠状动脉瘤形成。患者可表现出高热、皮疹、口腔粘膜结膜炎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川崎病最严重等并发症之一就是冠状动脉瘤形成,患者将会出现心血管意外事件,甚至是猝死。
动脉粥样硬化
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与动脉瘤形成密切相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状动脉瘤最常见的原因,由于脂质代谢紊乱,低密度脂蛋白异常增高,促使脂质沉积于血管壁的内皮层,导致内皮细胞破坏及纤维化,最终促使血管壁内膜撕裂、管壁变性、局部萎缩脆弱,冠状动脉瘤形成。
主动脉瓣狭窄
冠状动脉的灌注主要在心脏的舒张期完成,冠脉血流量在收缩期的流量只有舒张期的20-30% 。临床实践发现,如果主动脉瓣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狭窄时,冠状动脉的血液灌注主要发生在心室收缩期,导致冠状动脉的异常扩张,动脉瘤形成。
其他病因
除了上述病因之外,心内膜感染后脓毒栓塞、创伤、新生物及晚期梅毒等,也可继发冠状动脉成形术后或心脏手术后的并发症:冠状动脉搭桥、心脏抑制及心内膜活检等情况。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及介入治疗等,由于冠状动脉瘤属于罕见病,病例稀少,病因复杂,临床医生应该根据CAA的位置和形态、患者特征及临床表现进行个体化治疗。
1
药物治疗
冠状动脉瘤形成之后,冠脉管腔狭窄,血流缓慢,血栓形成,心肌缺血缺氧程度加重,患者将会出现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症状。针对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给予溶栓、抗血小板聚集相关药物,纠正心肌缺血缺氧状态,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临床实践发现,无合并症的川崎病的自然预后良好,此类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急性血栓形成是冠状动脉瘤的最为严重的危险因素,应该积极开展抗凝、溶栓治疗,给予肝素、华法林及阿司匹林等药物,在最大程度上预防血栓形成,避免患者的病情进一步恶化,预防冠状动脉窦瘤的发生。
2
手术治疗
通常情况下,需要经过手术处理的冠状动脉瘤的特点包括直径大于10mm以上冠状动脉瘤、囊样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瘤壁扩张较薄,随时有破裂和血栓的可能。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脉搭桥术)能够替换梗阻的冠状动脉以改善心肌血供,缓解心绞痛。对于部分不适合冠脉介入术的患者,临床医生应该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根据患者瘤体大小、侧支分布及管腔狭窄程度,选择冠脉搭桥手术,同时结扎或切除血管瘤。
冠状动脉瘤的瘤体越大,其压迫周围组织的可能性越大、冠状动脉瘤破裂和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出现的概率越大。瘤体破裂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心脏形成较为严重的瘘管分流,则需要紧急外科手术处理。
冠状动脉瘤的瘤体直径达到起源血管的3.5倍左右,需要尽快进行外科手术干预,一般情况下,瘤体内血栓导致血管阻塞,需要外科手术切开血管取出栓子。
冠状动脉瘤在合并了弥漫性冠状动脉狭窄或严重冠心病,也需要及时开展外科手术治疗,避免患者的病情进一步恶化,提高患者的临床获益。
3
介入治疗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介入器械和相关技术也得到了逐步成熟,冠状动脉瘤介入治疗的相关并发症也显著减少。因此,越来越多的冠状动脉瘤患者选择介入治疗手术进行治疗。
对于体积较小的冠状动脉瘤,支架能够直接植入瘤体内消除瘤腔。
就体积较大的冠状动脉瘤,支架能够植入到动脉瘤颈狭窄处,直接解除冠状动脉狭窄的问题,解除冠状动脉瘤内血流淤积的状态,从而大大降低冠状动脉瘤内血栓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