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OH)指由卧位转为直立位时(或头部倾斜>60°)收缩压下降≥20mmHg和(或)舒张压下降≥10mmHg,其产生的机制为中枢性和周围性。OH根据发生速度,可分为早期型(≤15s)、经典型(≤3min)和迟发型(>3min)。OH常见的临床症状为疲乏、头晕、黑矇、目眩、晕厥、跌倒、恶心、视物模糊、苍白、冷汗等,不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颈部及肩背部疼痛、衰弱等,严重者可致卧床不起。OH可增加心血管死亡、全因死亡、冠心病事件、心力衰竭、卒中、反复跌倒及衰弱的风险。
01治疗体位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的药物
OH治疗药物主要是米多君、氟氢可的松、屈昔多巴、红细胞生成素等,其他还有吡啶斯的明、多潘立酮、奥曲肽、育亨宾等。
类别 |
药物 |
注意事项 |
α受体激动剂 |
米多君 |
①米多君为前体药,是短效类,其代谢产物脱甘氨酸米多君是一种α1受体激动剂,可使动静脉收缩,进而增加血管阻力使血压升高,可用于治疗体位性低血压。 ②不良反应为紫癜、头晕、头皮瘙痒、尿潴留及卧位高血压等。 ③该药的药效持续时间为4h左右,避免在入睡前4-5h内给药,因可引起卧位高血压。 ④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者慎用。 |
发挥肾上盐皮质激素受体作用 |
氟氢可的松 |
①氟氢可的松可提高肾脏对钠的重吸收,增加血容量;长期效应与增加小动脉对儿茶酚胺及血管紧张素的敏感性及具有中枢肾上腺能作用有关,改善外周阻力并维持血压。 ②不良反应为水钠潴留、水肿、卧位高血压、低钾血症、头痛等,严重者可发生肾上腺功能抑制。 ③禁用于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严重高血压者。 |
去甲肾上腺素前体药物 |
屈昔多巴 |
①屈昔多巴为去甲肾上腺素前体药,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组织中(包括交感外周神经末梢)转化为去甲肾上腺素。目前认为,其改善体位性低血压的主要机制是补充神经系统中的去甲肾上腺素。 ②不良反应为卧位高血压、头痛、头晕、疲乏及恶心等。 ③为避免卧位高血压,不建议睡前5h内服用。 ④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慢性肾功能衰竭者需慎用。 |
红细胞生成素 |
有助于治疗与贫血有关的体位性低血压。 |
02 致体位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的药物
可能导致或加重OH症状的药物有降压药、硝酸酯类、抗抑郁药、拟多巴胺药、抗精神病药、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等。
分类 |
常见药物 |
α-肾上腺素能拮抗剂 |
阿夫唑嗪、多沙唑嗪、哌唑嗪、特拉唑嗪、坦索罗辛 |
二氢吡啶钙通道阻滞剂 |
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尼卡地平 |
非二氢吡啶钙通道阻滞剂 |
维拉帕米、地尔硫䓬 |
利尿药 |
呋塞米、托拉塞米、乙酰唑胺、氢氯噻嗪、螺内酯 |
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 |
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奈比洛尔、卡维地洛、拉贝洛尔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 |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
氯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 |
血管扩张剂 |
肼屈嗪、米诺地尔、硝普钠 |
中枢性降压药 |
可乐定、甲基多巴 |
硝酸酯类 |
硝酸异山梨酯、硝酸甘油 |
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 |
西地那非、伐地那非、他达拉非 |
拟多巴胺药 |
左旋多巴、多巴胺激动剂(如吡贝地尔、普拉克索) |
抗抑郁药 |
阿米替林、去甲替林、丙咪嗪、地昔帕明、曲唑酮 |
抗精神病药 |
喹硫平、氯氮平、利培酮、帕利哌酮、氟哌啶醇、氯丙嗪、阿立哌唑 |
抗胆碱能药 |
阿托品、格隆溴铵、莨菪碱 |
阿片类镇痛药 |
吗啡、芬太尼、哌替啶 |
参考文献:
1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9,18(2):81-106
2高龄老年人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5,20(6):401-409
3老年人异常血压波动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7,22(1):1-11
4赵然等.帕金森病直立性低血压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7,50(1):60
5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7,9(7):28-70
6老年人药物相关性跌倒预防管理专家共识(广东省药学会2018年10月19日发布)
7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与相关仰卧位高血压的筛查、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老年病研究电子杂志,2017,4(2):16-24
8钱之玉.药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410-412
9许德星等.2017年ACC/AHA/HRS晕厥诊治指南解读[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7,26(5):380
本文来源:临床药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