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引言
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是一种较常见的自限性肩部疾病,以肩袖肌腱内沉积的羟基磷灰石晶体周围炎症为主要特征。依据其病程进展,患者可无临床症状,仅体检时偶然发现,亦可突然急性发作引发剧烈疼痛或慢性疼痛伴渐进性活动受限。虽然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有很强的自愈倾向,但是这个自愈的过程很容易受阻,而且可引起剧烈疼痛。由于钙化灶持续存在,除了引起肩部疼痛、活动受限,还可导致肩关节周围炎、肩袖撕裂、大结节性骨溶解以及骨化性肌腱炎,所以临床诊疗过程中,即使无临床症状的钙化灶也应该及时干预。
二
流行病学
该病好发于30~60岁的人群,以中青年女性多见,在不同职业及生活习惯的人群中其发病率并无明显差异。大约有70%的肩袖钙化性肌腱炎发生于冈上肌腱,其次为冈下肌腱,约占20%,肩胛下肌和小圆肌则很少出现。
三
病因
目前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病因尚不明确,争论较大。多数认为其发生与肩袖退行性改变、肩袖乏血管区、代谢紊乱及细胞介入调节反应等因素有关。Codman在1934年提出冈上肌腱在大结节止点近侧1cm范围是乏血管区,血供最差,受应力作用的影响最大,也是引起退变的主要原因,在退变的基础上,进一步局部钙盐代谢异常导致钙盐沉着,形成冈上肌腱钙化性肌腱炎。
四
病灶演变分期
文献研究发现钙化性肌腱炎的钙化斑块化学成分为羟基磷灰石,不同于退变骨化的钙盐成分,其存在可吸收、可逆的特点,所以肩袖钙化性肌腱炎具有较强的自限性,能够自愈。在大多数患者中,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有一确定的进展过程,炎症最终能够消退,只需选择在合适的时机干预。
Sarkar 和Uhthoff将病变分为3期,这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大有帮助。
(1)第一期:钙化前期。在钙化前期中,在肌腱易于钙化的位置(可能该处有血供的减少)发生纤维软骨化生。在此期患者一般没有症状。
(2) 第二期:钙化期。此期中,钙质沉积于基质囊泡中。囊泡由细胞分泌,然后互相融合为大的钙沉积。此期可进一步分为形成阶段、静止阶段和再吸收阶段。
①钙化期的初始阶段又称形成阶段。此时,沉积物呈干燥的白垩状。当基质囊泡融人大的钙沉积时,纤维软骨逐渐被侵蚀替代。
②然后患者进入病变静止阶段。此时,疼痛可能很轻,X线片显示出一个轮廓清晰,典型的钙沉积影像。病变静止阶段的时间长短不一,直至吸收阶段的开始。
③在吸收阶段中,钙沉积的周边出现新生血管,接着发生钙的吸收。这一阶段可出现剧烈的疼痛,很多患者在此时开始寻求治疗。此时的钙沉积有些像奶油或牙膏。当钙沉积吸收后,死腔由肉芽组织填充。
(3)第三期:钙化后期。此期中,肉芽组织转变为成熟的胶原组织,胶原沿着与肌腱的长轴方向一致的应力线排列,这样重新形成肌腱。此期疼痛显著减退。
五
临床表现
钙化性肌腱炎的临床表现因钙化的程度和病情的阶段而异。
1.慢性期唯一的症状是肩部酸胀,上臂内旋、抬高时轻度疼痛,无肌痉挛,肩活动不受限制。当上臂抬高或旋转时钙化物与喙肩弓摩擦引起疼痛。大都有肩关节急性疼痛的发作史。慢性期可因上臂过劳或急性扭伤可引起亚急性或急性发作。
2.亚急性期最为常见。常因肩部过多活动或受到创伤引起。疼痛常进行性加重,活动受限,上臂只能在无痛范围内活动。疼痛可放射至三角肌止点,肩胛骨下角、颈部或枕部,甚至前臂、手指背侧,特别是拇指和示指。常在夜间疼痛加重,不能人眠。
3.急性期起病突然 ,呈暴发性,以往可无肩部不适,或曾发生亚急性或慢性征侯。表现为扶肘惧怕肩关节任何方向的活动,肱骨大结节处有明显的红肿热痛,轻按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多发生在钙质吸收期.一般由过劳或创伤促发。
【注:钙化性肌腱炎常常因为肩部疼痛来就诊。肩痛的原因要么是局部化学病理的炎症反应,要么是直接的机械刺激。国外学者Giovanni Merolla在其一篇文献中描述了钙沉积特有的四种疼痛类型。①首先是钙对组织的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②第二种是由于肿胀而引起的组织压力引起的疼痛。③第三种是由肩峰下滑囊增厚或沉积物本身刺激引起的撞击样疼痛。④第四种是患者自愿长时间固定造成肩关节慢性僵硬所引起的疼痛,以避免因外展或间接活动引起的潜在刺激。】
六
影像学检查
对于怀疑钙化性肌腱炎的病人,通常先进行普通的X线片或超声检查 ,必要时可进一步行CT或MRI检查。
超声检查是钙化性肌腱炎诊断和治疗的基本工具。临床上已经从单纯的诊断转变为一种重要的治疗工具,特别是用于进行灌洗和钙化灶针刺抽吸治疗。高分辨率超声可显示了沉积物的存在,并确定了它们在肌腱中的位置以及它们的大小和质地。同时可详细地显示肩袖的撕裂情况,并通过钙化灶的回声特点,初步估计钙化灶的分期。在静止期,沉积呈高回声和弧形,而在溶解期则呈非弧形(碎裂/点状、囊性、结节状)【图2-1,图2-2】。
正位,侧位,冈上肌出口位X线片,可帮助临床医生评估钙化灶的大小、位置、形态和 "质地"。普通X线有助于确定疾病的分期 (如静止期或吸收期 )。在静止阶段, 钙化灶通常呈致密且均质, 具有良好的边界限, 有时由多个碎片组成。在吸收阶段, 钙化灶的外观更蓬松, 界限广, 在某些情况下, 其中心的密度增加(图2-4,图3)。
CT可用于钙化灶的定性诊断,为显示钙化灶的最佳检查方法,较X线片能更加准确地对钙化性肌腱炎进行定位、测量、评价,且不会漏掉小钙化灶(图2-3,图2-5,图3)。
MRI检查通过多序列、多方位成像、广视野能清楚显示冈上肌腱及周围组织结构形态,也能清楚显示钙化灶及周围改变。另外MRI能清楚显示钙化灶是否累及肌腱全层、冈上肌腱是否撕裂,也能对局部滑囊是否有积液等作出较准确评价(图2-6)。
另外,钙化性肌腱炎与实验室的异常结果没有关联。血清钙、磷酸盐和碱性磷酸酶的浓度在正常范围内。因此, 实验室检查不能作为诊断钙化性肌腱炎的依据。
七
诊断
完整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是临床诊断的基础,要明确既往有无肩痛病史[发病前会有长达数月的数月,难以明确表达的肩关节不适感]。
常伴有肩部过多活动或受到创伤引起。
疼痛常进行性加重,可放射至三角肌止点,肩胛骨下角、颈部或枕部。
有时候起病突然 ,呈暴发性,惧怕肩关节任何方向活动,肱骨大结节处可有明显的红肿热痛,轻按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
常在夜间疼痛加重,不能入眠。
影像学检查证实了钙化灶的存在。
八
鉴别诊断
1) 肩袖撕裂
2) 神经根性颈椎病:可模仿钙化肌腱的疼痛, 但它通常伴有神经系统症状, 如麻木, 刺痛, 烧伤, 或虚弱, 并由颈部辐射。
3) 肩锁关节炎和肱二头肌肌腱炎
4) 盂肱骨关节炎及痛风性关节炎
5) 冻结肩
九
治疗
由于钙化灶持续存在,除了引起肩部疼痛、活动受限,还可导致肩关节周围炎、肩袖撕裂、大结节性骨溶解以及骨化性肌腱炎,所以临床诊疗过程中,即使无临床症状的钙化灶也应该及时干预(图4)。
(一) 保守治疗
袖钙化性肌腱炎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疾病,多数患者可通过非手术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因此非手术治疗应作为首选方案。非手术治疗通常包括理疗、锻炼、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及注射类固醇激素。
另外还有侵入性的治疗方案如超声引导下经皮针刺灌洗抽吸治疗、体外冲击波治疗
①体外冲击波治疗-体外冲击波治疗将不同能量的冲击波作用于病灶,以达到粉碎钙化斑块及修复受损组织的目的,能明显缓解疼痛及恢复肩关节活动度(图5-2)。
②B超引导下针刺抽吸法:在肩部痛点行局部麻醉,然在超声引导下细针刺入钙化灶进行反复穿刺抽吸,中途辅以生理盐水冲洗,直到穿刺针阻滞感消失、抽取液清亮;但是遇钙盐沉积较大且质地较硬时,穿刺抽吸易失败(图5-1)。
这两种方法国内外文献均有报道其治疗钙化性肌腱炎有效性,对于二者的使用主要取决于病人的偏好和当地的专门知识和设备。
(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失败后,手术治疗是最后的选择。手术清除钙沉积有两种外科治疗方法:开放式手术(图6)和关节镜手术(图7)。
虽然开放切开清除钙化灶(包括肩峰下减压和在肩袖中纵向切口去除)取得了良好的结果,但关节镜已成为治疗钙化性肌腱炎慢性形成期的首选技术,其结果与切开手术相似,但手术并发症较低。大量研究显示关节镜治疗疼痛性钙沉积症状显著改善。有文献报道使用关节镜下清除病灶能使接近90%患者取得良好疗效。
十
治疗小结
对于证实为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病人,首选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糖皮质激素注射和理疗等保守治疗,重点在于缓解症状,如果以上保守治疗3-6个月症状没有改善, 可选择体外冲击波治疗 (ESWT) 和超声引导下灌洗和针刺抽吸治疗,若仍不理想,可选择开放切开或关节镜下钙化病灶清理术,必要时行肩袖修复。
参考文献:
1. Zbigniew Czyrny.Diagnostic anatomy and diagnostics of enthesal pathologies of the rotator cuff. J Ultrason. 2012;12(49):178-87
2. 邢更彦主编.骨肌疾病体外冲击波疗法(第二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
3. Freire V, Moser TP, Lepage-Saucier M. Radiological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soft tissue musculoskeletal calcifications. Insights Imaging. 2018;9(4):477–492.
4. 刘玉杰主编.骨关节损伤诊断图谱[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
5. Mitsui Y, Gotoh M, Tanesue R, et al. Calcific tendonitis of the rotator cuff: an unusual case. Case Rep Orthop. 2012;2012:806769.
6. Verhaegen F, Debeer P. Arthroscopic Removal of Rotator Cuff Calcifications: Operative Technique. JBJS Essent Surg Tech. 2016;6(4):e38. Published 2016 Nov 9.
7. 蔡第心, 谭洪波, 杨军等. 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病程研究分期及治疗进展[J].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14, (4):248-250.
8. Merolla G, Singh S, Paladini P, Porcellini G. Calcific tendinitis of the rotator cuff: state of the art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and Traumatology: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talian Society of Orthopaedics and Traumatology. 2016;17(1):7-14.
9. Verhaegen F, Debeer P. Arthroscopic Removal of Rotator Cuff Calcifications: Operative Technique. JBJS Essent Surg Tech. 2016;6(4):e38.
10. Izadpanah K, Jaeger M, Maier D, Südkamp NP, Ogon P. Preoperative planning of calcium deposit removal in calcifying tendinitis of the rotator cuff - possible contribution of computed tomography, ultrasound and conventional X-Ray. BMC Musculoskelet Disord. 2014;15:385. Published 2014 Nov 20. doi:10.1186/1471-2474-15-385.
11. Lang G, Izadpanah K, Kubosch EJ, Maier D, Südkamp N, Ogon P. Examination of concomitant glenohumeral pathologies in patients treated arthroscopically for calcific tendinitis of the shoulder and implications for routine diagnostic joint exploration. BMC Musculoskelet Disord. 2017;18(1):476.
12. S.Terry Canale,James H.Beaty(著),王岩(译).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12版)第3卷—儿童骨科.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
闫行超
威海卫人民医院
2012年~2015年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手足外科功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威海卫人民医院手足外科工作,2017年参加国家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在威海市立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