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Andersson首次报道了发生在强脊炎的椎体间盘破坏。随后研究将Andersson损坏分为炎性和创伤性两类。
Andersson损坏好发于AS胸腰段,发生率约5.3%。炎性可多节段发生。椎间隙狭窄,终板局部小破坏,周缘椎体密度改变,骨质没有明显破坏(1a、↑)。
创伤性多见于单节段,多位于AS后凸顶椎区域。椎间隙和椎体明显缺损破坏,周缘骨质硬化,核磁T1相低信号,T2相混杂信号(1b、↑)。
急性炎性改变在核磁上T1低信号,T2高信号(2a)。慢性炎性改变恰好相反,T1高信号,T2低信号(2b)。
Andersson损坏的炎性改变一般给予非甾体类药物,症状不能控制可给予抗TNF类制剂。而创伤性多需后路截骨融合治疗。
王景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脊柱外科。
中华预防医学会骨与关节病防控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质疾病专委会常委。中国医学救援协会运动伤害分会理事。甘肃省医师协会脊柱外科委员、整合医学委员会骨与创伤委员。甘肃省医学会骨科专业青年委员。中国骨科好医生读片大赛甘肃省冠军。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优秀医生。
近年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国家级期刊论文6篇,第一发明人获骨科临床国家专利4项
个人公众号:景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