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supracondylar fracture of humerus,SFH)约占所有儿童骨折的16%,占儿童肘部骨折的2/3。6 ~ 7 岁 为 发 病 率 高 峰 年龄,72. 4% 的病例发生于 10 岁以下的儿童,占上肢骨折的第 3 位,肘部骨折之 60% ,其中 95% 为伸展型。肘内翻畸形是SFH 的并发症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发生率平均为25% ~33%,还有学者研究后指出,SFH所引起的肘内翻畸形比缺血性肌挛缩更为常见,其发生率最高甚至可达45.00%。虽然国内外众多学者对预防肘内翻畸形的发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法都无法完全避免肘内翻畸形的发生,除了在早期整复与固定时进行预防,在治疗后期进行肘内翻的预防临床报道较少,湘潭市中医医院曹谦副主任医师通过对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治疗后期采用自行设计的外翻矫形支具进行固定,并进行长期随访,取得了一定疗效,并在2017年珠海COA大会上进行了“外翻矫形支具预防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畸形的临床研究”的大会发言,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
外翻矫形支具设计
这是曹谦副主任医师自行设计的外翻矫形支具
设计特点:
支具的上臂固定部分与前臂固定部分呈至少20°以上的外翻角度,外翻角度并非持续不变,如果内翻趋势明显可以加大外翻角度,上臂固定部分与前臂固定部分由两侧的连杆相连接,可以进行屈伸活动。
后方加一个伸缩带,根据需要将支具调整到合适的角度后可以固定,最主要是尽量拉直可以促进肘关节伸直功能的恢复。
前方的第二、第三根约束带可以交叉固定,通过紧缩可以促进肘关节屈曲功能的恢复。
支具的制作:
首先采用管型石膏将患肢固定在外翻位进行取模,取下管型石膏后测量上臂及前臂长度及周径,根据测量的数据进行支具的制作。
支具的使用:
佩戴时间:通常我会在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两至三周后开始佩戴外翻矫形支具,大部分患者在两周复查时可以看到有骨痂生长,发现有明显尺偏、尺倾、内旋及鲍曼角异常的患者应尽量在两周开始佩戴支具,如果对位对线较好的患者可以三周后再佩戴支具以预防肘内翻。究竟佩戴多久则根据患者的肘关节外观来决定,建议至少佩戴三个月,如果内翻趋势明显的建议佩戴半年至一年。前两个月需全天佩戴,两个月后内翻趋势不明显者可只需夜间佩戴。
佩戴方法:白天可以放松后方约束带,让患者自由练习屈伸功能,夜间将约束带尽量拉直至肘关节伸直位,既可以促进肘关节伸直功能的恢复,也因为儿童夜间生长旺盛,通过持续外翻应力促进内髁的生长。
注意事项:佩戴期间需三至四天定期随访,观察外观情况,同时进行肘关节外翻按摩
二
典型病例一
患者性别:女患者年龄:9岁。
简要病史:跌倒致右肘部畸形、肿痛、活动受限,就诊于我院,拍片诊断为肱骨髁上骨折。治疗经过:入院行杨氏四步复位法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
入院拍片如下:
杨氏四步复位法整复骨折,拍片复查示断端前后有移位,考虑可以通过塑形修复,继续维持小夹板固定。
治疗一月余拍片复查示骨痂生长明显,但断端可见尺倾,鲍曼角堪忧!肘内翻可能性大!怎么办?!
患者外观照显示轻度肘内翻畸形。
采用佩戴曹谦副主任医师自行设计的外翻矫形支具。
治疗近三个月拍片复查,看上去是不是舒服些了?
治疗一年随访拍片
随访一年的外观与功能恢复满意。
三
典型病例二
患者性别:女患者年龄:6岁。
简要病史:跌倒致右肘部畸形、肿痛、活动受限,就诊于外院,拍片诊断为肱骨髁上骨折。石膏固定后转来我院。治疗经过:入院行杨氏四步复位法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
外院拍片如下:
来院后拆除石膏,患肢肿胀明显
予以杨氏四步复位法整复后小夹板外固定,拍片复查
一周后拍片复查断端稍有尺偏,当时应该予以纠正的,但管床医师认为问题不大,未及时反馈。
半月后拍片复查见骨痂生长明显,同时出现明显尺偏,鲍曼角异常,肘内翻似乎难免。
改用外翻矫形支具固定。
治疗一百天后拍片复查,鲍曼角恢复正常。
治疗一百天后功能恢复情况及外观。
治疗过程中虽然存在一定疏忽,通过及时调整,还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还需继续随访。
四
典型病例三
患者性别:男患者年龄:3岁
简要病史:跌倒致右肘部畸形、肿痛、活动受限,就诊于我院,拍片诊断为右肱骨髁上骨折。治疗经过:入院行杨氏四步复位法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
入院拍片如下:
患肢外观明显畸形、肿胀
采用杨氏四步复位法整复后拍片复查
整复固定后外观
治疗一月拍片复查,断端似乎明显尺偏,鲍曼角异常,
采用外翻矫形支具固定
治疗三个月后拍片复查
治疗三个月后的外观与功能情况
五
典型病例四
患者性别:男患者年龄:2岁
简要病史:跌倒致右肘部畸形、肿痛、活动受限,就诊于当地医院,拍片诊断为肱骨髁上骨折,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家属要求保守治疗,行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复查骨折对位欠佳,转来我院。治疗经过:入院后值班医生行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
外院片如下:
外院手法复位后石膏固定转来我院,拍片示对位欠佳
值班医生予以手法调整,小夹板外固定,拍片复查对位仍欠佳,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家属拒绝,要求继续保守治疗
伤后十八天拍片复查见远折端尺偏尺倾,向前移位,有骨痂生长,就诊于我处
考虑骨折矢状位移位可以通过后期塑形纠正,主要是要预防肘内翻畸形的发生,予以外翻矫形支具外固定。
一个月拍片复查情况
伤后三个月拍片复查情况
伤后三个月的外观与功能情况
六
典型病例五
患者性别:女患者年龄:8岁
简要病史:跌倒致左肘部畸形、肿痛、活动受限,就诊于我院,拍片诊断为肱骨髁上骨折,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家属要求保守治疗。
治疗经过:入院行杨氏四步复位法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
外伤后拍片如下:
采用杨氏四步复位法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拍片复查
治疗一月余,拍片复查
考虑患者折端轻度尺偏尺倾,可能导致肘内翻畸形,采用外翻矫形支具固定
治疗近两个月拍片复查
治疗近两个月的外观与功能情况,恢复满意
七
典型病例六
患者性别:男患者年龄:6岁
简要病史:跌倒致左肘部畸形、肿痛、活动受限,就诊于我院,拍片诊断为肱骨髁上骨折,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家属要求保守治疗。
治疗经过:入院行杨氏四步复位法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
外伤后拍片如下:
患肢局部肿胀青紫明显,可见肘前方皱褶,典型难复型髁上骨折
复位后拍片复查虽然远折端向后有移位,通过后期塑形可以自行纠正,继续小夹板固定。
一个月复查时拆除小夹板见患肢有轻度内翻趋势
采用外翻矫形支具固定。
近一个月时拍片复查情况
伤后近两个月拍片复查
伤后近两个月的外观与功能情况显示恢复良好。
八
小结
通过多年的临床运用及长期随访,我们认为在肱骨髁上骨折治疗后期佩戴外翻矫形支具是预防肘内翻畸形发生的较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曹谦
湘潭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
湘潭市中医骨伤研究所主任。曾进修于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及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专攻四肢与关节创伤、骨关节退行性病变等疾患的诊治,尤其擅长于运用中医传统疗法治疗小儿及成人四肢骨折、脱位,对采用中医中药内服、外用治疗颈肩腰腿痛疾患,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十余篇核心期刊论文,主持、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主持的“杨氏疗法治疗小儿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研究”为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