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人民网深圳频道一条消息称,中国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宣布,一对“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该消息一经发布,便在当天迅速引发有关医学伦理的广泛关注和质疑,相关部门和机构以及医学、伦理学、科研领域专家通过不同方式对此事做出回应。
深圳卫生计生委发布声明称,涉事的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未按要求进行备案,已启动对该事件涉及伦理问题的调查,并将对该研究项目的伦理审查书真实性进行核实,有关调查结果将及时向公众公布。
南方科技大学对此事“深表震惊”。根据该校官网声明,贺建奎已于2018年2月1日停薪留职(离职期为2018年2月~2021年1月)。南方科技大学在声明中表示,此项研究工作为贺建奎副教授在校外开展,未向学校和所在生物系报告,学校和生物系对此不知情,并认为此项研究严重违背了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南方科技大这将立即聘请权威专家成立独立委员会,进行深入调查,待调查之后公布相关信息。
国家卫生健康委对此事高度重视,要求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认真调查核实,本着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和科学原则,依法依规处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开结果。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发明人张锋和杜德娜(Jennifer Doudna)分别对此事发表声明。张锋认为,就目前来说,通过基因编辑修改胎儿的CCR5基因是风险大于好处的,更何况对CCR5基因的修改还容易使胎儿感染西尼罗河病毒。杜德娜表示目前迫切需要推广的认知是,基因编辑在人类胚胎上的使用应仅局限于那些 明显未得到满足的医学需要,以及目前没有医疗手段可以解决的情况。
医学伦理学专家提出5方面质疑:
风险收益比不确定,利益冲突不明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医学伦理与法律系主任 丛亚丽教授:
总体而言,如果在科学层面能确定此项基因编辑可以达到预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目的,那么在科学的某些方面是很大的进步,但在科学进步的同时,也应该在伦理学方面经得起推敲。如果不确定此举是否能达到预防HIV感染的目的,那么此举引发的问题将无法从伦理学方面进行辩护,因为它的风险收益比是不确定的。
· 问题一 假设此研究的前提是此项基因编辑能达到预防HIV感染的目的,那么是否已经通过前期研究证明,此项基因编辑不会导致其他风险?资料显示,此项基因编辑的动物试验在2017年开展,还没有得到明确的研究结论,而2018年孩子已经出生,说明关于此项基因编辑可能产生的风险,并没有在前期进行验证和分析。
· 问题二 此次是对生殖细胞进行编辑,这是国际伦理共识还不能认可的,可能会引发国际层面的争论,需要有所准备。如果未能确定其收益风险比,通过遗传,可能把基因编辑的未知风险带到人类。
· 问题三 开展此项研究是否是针对婴儿的“需要”?研究涉及的婴儿是否已经感染了HIV?即,开展此项研究是出于谁的利益?只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招募的胚胎及其父母是否充分知情?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基因编辑技术的风险尚不明确,而目前已知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预防和杜绝HIV感染,此项基因编辑是否真的有必要进行?
· 问题四 资料显示,研究者贺建奎是多家公司的股东和法人代表,这些公司在从事基因相关业务。公司与此研究是否存在利益冲突的可能,也需要考虑。
· 问题五 相关资料尚不全面,目前无法判断此项研究的伦理审查是否充分。
医学法律专家观点:
本质是顶着“科研”名义的治疗行为,应追究法律责任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 刘瑞爽副教授:
贺建奎在其对外发布的消息中表示出,此次行为通过对胚胎的基因编辑达到治疗目的,言之凿凿地明确了此事的获益,即“天然抵抗艾滋病”,其本质上是顶着“科研”名义的治疗行为,应属于第三类临床技术的临床应用。
我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对于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的医疗技术,医疗机构不得开展临床应用。
管理办法还规定,医疗技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应用于临床:① 临床应用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② 存在重大伦理问题;③ 该技术已经被临床淘汰;④ 未经临床研究论证的医疗新技术。
按照以上规定,以及依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11条和第46条,应当对此项基因编辑的“研究者”追究法律责任。如果孩子出现了严重伤害,甚至还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科学家联合声明:
技术没有创新,但后果存在高度不确定性
消息传出当天,科学媒体“知识分子” 在微博发布“科学家联合声明”:“对于现阶段不经严格伦理和安全性审查,贸然尝试做可遗传的人体胚胎基因编辑的任何尝试,我们作为生物医学科研工作者,坚决反对,强烈谴责。”
该联合声明指出,这项所谓研究的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形同虚设。科学上此项技术早就可以做,没有任何创新及科学价值,但是全球的生物医学科学家们不去做、不敢做,就是因为脱靶的不确定性、其他巨大风险以及更重要的伦理及其长远而深刻的社会影响。这些在科学上存在高度不确定性的对人类遗传物质不可逆转的改造,不可避免地会混入人类的基因池,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实施之前要经过科学界和社会各界大众从各个相关角度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讨论。
艾滋病研究专业人士:
其他手段可有效降低HIV母婴传播机率,无需进行基因编辑
11月27日,140位艾滋病研究专业人士联合发布公开信,坚决反对这种“无视科学和伦理道德底线的行为”,强烈呼吁相关政策和监管部门,严格禁止相关人体试验的进一步实施。
公开信提到,HIV高度变异,感染细胞所需要的辅助受体也存在多样性,CCR5(此项基因编辑的靶基因)只是HIV感染细胞的辅助受体之一,还有其他受体可以辅助感染,CCR5基因的敲除无法完全阻断HIV感染。
公开信还提到,防止新生儿感染HIV有多种有效手段,其中高效抗病毒药物、安全助产和科学喂养等策略的综合实施,可以有效将母婴传播机率降低到1%以下。此外,HIV感染的父亲与怀孕期间健康的母亲(与此项基因编辑中父母感染HIV的情况类似)完全可以生育健康下一代,根本无需进行CCR5基因编辑。
本文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