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明显增加。经皮椎体强化术被认为是治疗此类骨折的有效方法,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我国老年人越来越多,相对应的是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增多。既往对此类患者多采用卧床制动方法,患者需要卧床3~6个月,长期卧床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长期卧床增加了患者罹患泌尿系感染、呼吸道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随着卧床时间的增加,骨骼内钙质的流逝,带来的是骨质疏松进行性加重。根据脊柱三维模型试验,脊柱骨折后椎体的抗扭和抗弯强度将减少约70%,建议患者早期接受手术治疗恢复椎体高度,而不是长期卧床保守治疗。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指通过椎弓根插入球囊撑开以尽量复位椎体,通过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来稳定骨折和增加椎体强度进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手术为局麻下操作,对患者心脑血管等影响相对较小,细致的操作可以避免出现骨水泥外渗、神经症状等并发症,操作安全。虽然有文献报道,术中操作包括穿刺过程、球囊扩张、骨水泥注射过程中均可诱发剧烈疼痛,术中患者有疼痛现象,但通过术前良好的骨膜下浸润麻醉,术中和患者交谈缓解患者紧张心情,患者均能顺利接受手术治疗。而且术后绝大多数患者疼痛明显缓解,对手术效果满意。
但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作为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一种方法,不能替代正规抗骨质疏松治疗。作者的调查也发现,即使经过抗骨质疏松治疗,术后1年仍有近20%的患者发生临近椎体的骨折,考虑原因认为可能:①本身严重骨质疏松症,椎体强度差。②患者术后多卧床,活动量的减少可导致骨内钙量丢失,加快骨质疏松的发展。③饮食差,日常生活中钙的吸收不足。④椎体强化后临近椎体生物力学发生改变。文献报道[4]术后临近椎体骨折的发生率为12.4%,与作者结果相似。这也提醒大家,术前即应该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术后患者发生临近椎体骨折的风险很高,需要特别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应适量运动,加强营养,同时注意勿摔跤,避免坐车时发生颠簸,以及其他各类可能导致椎体骨折的活动。此外,抗骨质疏松治疗作为治疗之本,必须重视。作者认为,如果患者没有禁忌证,抗骨质疏松药物可以长期服用。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简单、安全、有效,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此类患者的治疗中。当然,抗骨质疏松药物的应用同样重要,此外,患者及家属应提高警惕,避免临近椎体骨折的发生。
本文作者:吴继功教授,解放军306医院,全军脊柱外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