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内侧端骨折占锁骨骨折的2-3%,多见于高能量暴力损伤,常合并胸部创伤。无移位的、稳定的锁骨内侧端骨折,通常采取保守治疗;对移位不稳定的,且上肢功能要求较高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对于锁骨内侧端骨折,目前内固定方式众多,包括锁骨远端钢板、胸锁关节解剖钢板、钢丝固定、T-形钢板固定等:
由于锁骨内侧软组织较薄弱,采用3.5/2.7mm钢板螺钉系统内植物容积较高,容易出现局部激惹甚至需取出内固定。为此,国外学者利用桡骨远端背侧钢板,塑形为双平面呈“90°”的新型内固定,内植物激惹小,疗效良好:
步骤一:常规锁骨内侧横行切口,分离暴露锁骨内侧端骨折,临时复位、克氏针固定。
步骤二:桡骨远端背侧钢板(2.5mm,瑞士Aptus),塑形后呈“H”形,双臂呈90°。
锁骨内侧端骨折目前最常用的内固定仍是T型钢板固定,尽管有生物力学研究表明,前方、上方双钢板固定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但考虑到经济因素,仍是单钢板居多。因此,文中介绍的桡骨背侧钢板折弯的巧妙使用,可能值得骨科医师借鉴。
-END-
声明:本文转载自<骨科青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