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暨世界心脏病学大会将于8月29日至9月1日在西班牙马德里拉开帷幕。在HOT LINE 3专场,来自挪威奥斯陆大学医院乌勒瓦尔分院的Dan Atar教授将报告BETAMI-DANBLOCK试验的最新结果。本文基于既往公布的内容,特整理出该研究概述,供您速览。
研究背景
β受体阻滞剂在心肌梗死(MI)后的应用基于20世纪80年代开展的标志性试验,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和推荐。然而,随着二级预防疗法的改进及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普及,MI患者预后已显著改善,β受体阻滞剂的持续疗效因此受到质疑。该药物在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LVEF<40%)的MI患者中作用明确,但对于LVEF未降低者,再灌注时代尚未开展过具有足够效力的随机对照试验。丹麦DANBLOCK与挪威BETAMI两项正在进行的随机试验,旨在评估LVEF≥40%的MI患者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有效性及风险,两项试验设计相似,且从启动之初即协调规划,拟对合并数据进行亚组研究,但由于患者入组率和终点事件发生率均低于预期,为提高可行性,研究者决定合并试验并联合发布初步结果。
研究设计
BETAMI-DANBLOCK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多中心临床试验,在丹麦25个中心和挪威20个中心开展,覆盖两国绝大多数地区,旨在评估心肌梗死后长期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有效性与风险。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或轻度降低(LVEF≥40%)的患者将被随机分配至开放标签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或无治疗组。该事件驱动型试验计划纳入约5700例患者,直至达到950个主要终点事件。

图1. 研究设计
研究的主要终点为由经判定的复发性心肌梗死、新发心力衰竭、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缺血性卒中、全因死亡、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复苏组成的复合终点;主要安全性终点为随机分组后30天内复发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全因死亡、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复苏的复合事件;研究的次要终点包括主要终点各组分、患者报告结局及其他与β受体阻滞剂治疗相关的临床结局。主要分析将基于意向治疗原则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随访预计于2024年12月结束。
研究结果
截至2023年7月,已有5228例患者完成随机分组。在首批4000例患者中,患者中位年龄为62岁,男性占79%,两组在中位年龄及性别分布方面无显著差异。绝大多数患者在随机分组时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DANBLOCK组:83.2%,BETAMI组:84.1%),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实施率方面则存在一定差异(BETAMI组达99.8%,而DANBLOCK组仅88.9%)。

图2. 患者基线特征
研究结论
BETAMI-DANBLOCK联合试验的结果可能改变当前针对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或轻度降低的心梗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实践。
1.Kristensen AMD, et al. The Danish-Norwegian randomized trial on beta-blocker therapy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Design, rationale, and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Eur Heart J Cardiovasc Pharmacother. 2024;10(3):175-183.
-END-
声明:本文转载于<心关注>,以上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