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塞牙是牙科医生最常见牙患之一。塞牙在很多人看来根本不是病,牙签剔剔就行了!其实还真不是这么简单。塞牙首先是让患者感觉很不舒服,有胀痛感。另外,在享受美食之后,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人立即当着客人的面就拿起饭店为客人备好的牙签旁若无人地剔起牙来;甚至当我们在约会或会见重要客人时,却被对方发现牙齿的缝里还残留着青菜叶!这都显得既不雅观又令人尴尬!
在医学诊断上,塞牙被称为食物嵌塞。食物嵌塞是牙齿在行使咀嚼功能运动的过程中,食物团块或食物纤维受到外力作用嵌入或者滞留在相邻牙间隙中的现象。
食物嵌塞不仅发生于天然牙之间.也可发生在全冠修复后或种植牙后,严重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及生活质量。食物嵌塞可分为垂直型食物嵌塞、水平型食物嵌塞及混合型食物嵌塞。垂直型食物嵌塞又称邻接紧密型食物嵌塞,其发生率约占66.1%。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塞牙的原因、危害、防治及正确的日常护理,以供医患参考。
一、塞牙的原因
健康的牙齿排列整齐,牙龈和牙槽骨完整,不容易产生食物嵌塞;但在很多牙齿疾病状态下,塞牙经常发生:
(1)牙周炎:这是发生塞牙的常见原因之一,牙周炎会导致牙齿松动、移位、牙龈萎缩,形成较大的牙缝,引起塞牙。(2)牙齿过度磨耗:过度磨耗的牙齿特别矮、短,经常吃硬物或夜间睡觉有磨牙习惯的人,都会引起牙齿磨损。(3)龋病:俗称蛀牙。蛀牙上会出现蛀洞,这些蛀洞是塞牙的高发区域。
(4)阻生的智齿:歪歪扭扭的智齿经常和前面的牙之间产生缝隙,从而造成塞牙。由于智齿位置靠后,刷牙时不易刷到,易导致细菌滋生蛀牙,进而加重塞牙。(5)牙列不齐:当牙齿位置和排列出现了错位、扭转,就很容易卡食物,导致塞牙。
二、塞牙的危害
食物嵌塞未及时去除,能逐步导致相邻牙齿龋坏及牙周病的发生,表现为出血、口臭等。
(1)塞牙会引起牙龈红肿发炎,胀痛不适,剔牙或刷牙时出血。(2)导致细菌滋生,出现口臭。(3)易引发炎症,造成牙齿松动。(4)长期塞牙的部位更容易发生蛀牙,若未及时清洁和治疗,蛀牙加重可能会使牙神经发炎而导致疼痛。
三、塞牙的治疗
塞牙应尽早就医,找到病因,及时治疗,从源头解决塞牙烦恼。
(1)填充、修复:由两牙之间的缝隙引起食物嵌塞的患者,若有邻面的龋病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充填或修复方法,例如通过补牙、嵌体、牙贴面等方式将缺损或缺失的间隙修复好,使牙齿恢复正常的接触关系。
(2)拔牙:智齿生长位置不正,建议尽早拔除,不仅可以解决塞牙问题,还能避免智齿冠周炎引发的牙齿疼痛。过度松动的牙齿应先明确其松动的原因,对无保留价值的牙齿可以选择拔除,可保留的牙齿选择相应消除局部炎症、固定松动牙等治疗方法。
(3)修复缺牙:牙齿缺失后应尽早进行修复治疗,如果两侧牙齿向缺隙倾斜,不仅会加大治疗难度,增加治疗费用,还会增加塞牙可能。
(4)正畸治疗。针对牙齿不齐、牙齿拥挤等情况造成的食物嵌塞,可以通过正畸治疗来排齐牙齿,关闭牙齿间隙,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一般在12~14岁进行,在乳恒牙替换完成后。由于正畸治疗时间长,矫治器不易清洁,因此在正畸过程中需注意口腔清洁。
(5)牙周治疗:如果是因为牙周炎、外伤等导致的牙龈退缩,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通过做牙周基础治疗加上牙周手术来修复。但是当全口牙已经出现不可逆的牙周炎的状况下,多数牙齿之间都出现了大牙缝后,实际操作中会很难再恢复原本的紧密排列的。
四、塞牙的日常护理
牙签可能是大部分人遇到塞牙的习惯性选择,但从微创和效率的角度看,牙科医生更推荐使用牙线、牙缝刷(牙间隙刷)、冲牙器(水牙线)。(1)牙签:日常生活我们常使用尖锐的木质或竹制牙签,但容易损伤牙龈,临床医生不推荐使用;对于牙缝特别大的,可以适当地选择生理性的保健牙签,其横断面是圆的、圆三角形的,材质为塑料。
(2)牙线:清洁牙齿缝隙的首选工具,特别适合牙缝比较小的,使用过程中要避免暴力,以免对牙龈造成压迫和切伤。(3)牙缝刷(牙间隙刷):当遇到较大的牙缝时,使用牙缝刷效果更好。牙缝刷适合因牙周病导致牙缝变大的人群。牙缝刷有各种型号,可根据自己牙缝大小来选择。(4)冲牙器(水牙线):利用脉冲水流冲击的方式,对准牙缝和牙齿表面进行清洁,比较省力。
五、塞牙的预防
预防塞牙及大牙缝的出现,比治疗塞牙更为重要,也更简单易做。
(1)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按时刷牙。正确刷牙方法是“水平颤动拂刷法”,将刷毛斜向牙根方向,与牙面呈45度角,放在牙与牙龈交界处,短距离水平颤动5次,然后转动牙刷柄,沿牙齿长出的方向拂刷牙面。
刷牙要面面俱到,一人一刷一口杯。选择合适的牙刷,每三个月更换一次,若出现牙刷毛外翻要及时更换。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每天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病,在非高氟饮水地区每次用量为“黄豆粒”大小。
饭后漱口,塞牙后要及时使用牙线、牙间隙刷、冲牙器等工具清洁牙齿。使用牙线时应拉锯式地将牙线慢慢滑过牙齿,进入牙缝后上下、内外拉动牙线,切勿用力过大,以防损伤牙龈,每个牙面刮4~6次,再用清水漱口。针对牙周炎已出现比较明显牙间隙的患者,可以使用牙间隙刷。
(2) 定期到正规的口腔医院进行口腔检查:应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如果发现有蛀牙和牙齿的硬组织缺损,要及时补牙。小洞不补,最后变成大洞,难度会增加,也更容易出现无法挽救的牙缝。
对适龄儿童进行窝沟封闭可以预防窝沟龋,窝沟封闭是一种无创技术,不会引起疼痛,建议在 11~13 岁时可以进行第二恒磨牙的窝沟封闭。青少年还可以每半年到医院接受一次牙齿涂氟,给牙齿刷上一层保护膜,也可以预防龋病。每一年左右找医生洗牙,洁治可以清除牙齿表面的软垢、牙菌斑和牙石,让牙龈恢复健康。
(3)控制含糖食品摄入:经常摄入过多的含糖食品或碳酸饮料,会引发龋病或产生牙齿敏感。应控制进糖总量,少喝碳酸饮料,晚上睡前口腔清洁后不能再进食。
(4)运动时注意护牙:参加体育活动时,要做好防护,如穿运动服和胶底防滑的运动鞋、佩戴头盔和防护牙托等,防止跌倒摔跤造成牙外伤。一旦牙齿受伤,应尽快去医院就诊。
(5)如何避免种植牙龈外展隙引起运动型食物嵌塞?食物嵌塞的另一种分类方法是分为运动型食物嵌塞(又称邻接紧密型食物嵌塞)和静止型食物嵌塞(又称间隙型食物嵌塞)。运动型食物嵌塞特指在咬合运动过程中,尽管在开口或静止状态下相邻两牙之间有接触关系,但在咬合时接触区会出现短暂的分离.导致食物嵌塞。种植牙运动型食物嵌塞发生率较高,约为间隙型(静止型)食物嵌塞的2倍。
针对种植牙临床中出现的运动型食物嵌塞病例,通过临床实践验证,提出如下观点,即种植修复体外形凸度应以邻牙为参考,种植牙龈外展隙不应小于相邻天然牙的龈外展隙,即使发生牙龈退缩,也应保留这个间隙,以确保牙龈健康、预防食物嵌塞。认为该理念也同样适用于种植牙冠的临床设计,对临床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END-
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作者药聊斋.常怡勇,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