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临床较常用,常用于骨科疾病如关节炎、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腰椎狭窄症的治疗。那么,在不同类型骨科疾病中如何使用呢?
01
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OA)临床较常见,为慢性疼痛疾病、最常见关节炎,最常见于中老年人群,表现为关节疼痛、关节畸形、僵硬、关节肿胀、活动受限与能力丧失、功能障碍、平衡性差、肌无力,晚期可致关节畸形,最常累及关节为膝关节、髋关节、手关节。OA可分型为负荷为主型、炎症为主型、结构为主型、系统因素型、代谢为主型,分期为初级阶段(前期)、第一阶段(早期)、第二阶段(轻度)、第三阶段(中度)、第四阶段(重度),其发病与遗传、增龄、关节力线紊乱、女性、超重、创伤、代谢综合征等有关,还可显著增加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糖皮质激素可强大抗炎、镇痛、免疫抑制等,关节腔注射起效迅速,能改善关节功能、短期止痛效果显著、控制软骨分解代谢、保护关节软骨,其疗效可持续数周、数月,可用于严重OA伴急性发作的剧痛、夜间痛或关节积液者。
02
肩周炎
肩周炎临床较常见,又称“漏肩风”、“五十肩”,其为慢性退行性疾病,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表现为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活动功能障碍、肩关节僵硬、关节内外粘连、粘连性关节囊炎,夜间加重,可分期为疼痛期、僵硬期、缓解期。
糖皮质激素关节内注射可缓解肩关节的疼痛、改善肩关节的功能、恢复活动度、显著改善肩关节活动范围,可用于肩周炎的治疗,适于严重疼痛者。
糖皮质激素可混合局部麻醉药物如利多卡因注射治疗,其中麻醉药物可缓解局部肌肉痉挛、快速减轻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
此外,糖皮质激素可口服用于肩周炎的治疗,不常规推荐。
03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为骨科常见病,其是腰椎间盘发生的退行性病变后向外突出,以腰腰腿痛、下肢放射痛为主的退行性脊柱病变,好发于成年人,表现为腰背痛、下肢放射痛、感觉减退或麻木、双下肢痛、会阴部疼痛、马尾神经损害、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病因与退行性改变、遗传、腰骶先天异常、损伤、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感染、吸烟等有关。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全身使用可短期内能更有效改善根性腰腿炎性疼痛,不推荐长期大量使用。
糖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可短期明显改善根性症状、缓解伴坐骨神经痛的腰痛症状,长期疗效不显著。警惕脑梗死、脊髓损伤等。
糖皮质激素选择性神经根注射可减少受压的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炎症、缓解疼痛,长期疼痛控制。
04
颈椎病
颈椎病为常见的慢性、退行性筋骨病,其是颈椎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引起颈部软组织与骨椎体平衡失调、椎间盘突出、椎体骨质增生、颈部神经根/脊髓/血管/交感神经受压迫的疾病,可分为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
糖皮质激素可抗炎、镇痛、消肿、减缓压迫等,可用于颈椎病的治疗,适于急性期,建议短期系统使用,也可局部注射治疗。警惕大量长期使用可致硬膜外粘连、骨缺血坏死。
05
腰椎狭窄症
腰椎管狭窄症(LSS)为骨科常见病,其是由多因素(外伤、退变、失稳)引起腰椎管、神经根管狭窄,压迫马尾神经、脊神经根,诱发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表现为臀部痛、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腰腿痛等。
糖皮质激素可抗炎、镇痛、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轻神经根水肿、抑制纤维细胞与结缔组织增生、减轻充血水肿、减少神经根和周围组织的粘连、缓解间歇性跛行、减轻放射痛等,可局部注射用于LSS,如经椎间孔注射、经椎板间注射。
小提示:糖皮质激素不建议同一关节反复注射,同一关节每年注射次数最多≤2-3次,注射间隔时间不可短于3-6个月。
-END-
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作者高丽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